宣教運動承傳的再思

羅永光
香港信義宗神學院教授

 

  「運動」有兩個特徵:一.通常是由少數人發起;二.通常只在歷史中的某段時間出現,可能因為達到目的而結束,或被別的勢力摧毀而不能繼續。然而廣傳福音的「宣教運動」是很特別的運動,雖然早期同樣只有很少人推動,但這運動不是由人開始,而是由神開始。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親自在世上發動了一個宣教運動,就是在以色列宣揚天國的福音(參太四17),並差派門徒出去傳道(參路十1~16);《使徒行傳》也記載了聖靈按照耶穌基督的應許,降臨在信徒身上,使他們得著能力,為復活的基督作見證。此外,宣教運動沒有因宗教和政治迫害而遭殲滅,在人類過去的二千年歷史中,雖然這運動曾經有起有落,卻從沒中斷或停止。因為宣教運動是「神的宣教」(missio dei),是祂親自發起的,若沒有達到祂所訂的目標,任何勢力都不能使它停止。然而,神賜予我們尊貴的職分作福音的使者,在宣教運動的行列中與祂同工。只是教會和信徒對這福音的職分忽冷忽熱,故宣教運動亦忽起忽落。

  假如每位信徒都是福音的使者,我們可以把福音隱藏嗎?假如教會的成立和存在不能脫離宣教,我們可以不宣教嗎?假如宣教運動能讓世人體認神國的降臨,我們可以不參與嗎?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華人教會的宣教是冷或熱,是起或落,可謂眾說紛紜。其實也無需為自己所下的結論彼此爭辯,只要神一天沒有停止祂的宣教,我們也必須繼續忠心地與祂同工。然而,假如我們同時關心宣教的冷熱和起落,我們便有必要再次檢視宣教運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宣教運動的本質

  運動的本質包括兩方面:一.必須有目標;二.不應停下來,而是朝著目標不停地展動。宣教要成為運動,就必須朝著宣教的目標前進。顯然,早期教會的例子和教會歷史中成功的宣教都能展現這本質。教會的本質具宣教性,即沒有宣教就不可能有教會;沒有教會也不會有宣教。

一.目標

  教會不是為自己而存在,而是為著神託付教會的使命而存在。教會本來就是旅居世上的神的子民,不應眷戀世界,甚至不應為基督在地上建立王國。因為耶穌曾清楚地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參約十八36)《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基督給予信徒的大使命,清楚地指明宣教運動的目標:使萬民作基督的門徒,教訓他們遵守基督的吩咐。然而當教會安全、強大起來,試探也就來了。這試探叫教會安享「我們在這裡真好」,忘記了基督在山下受許多的苦,被人輕慢(參可九5~12);更大的試探甚至會使宣教聖工變成教會領土的擴展,使基督的教會蒙羞。

二.展動

  「停下來」的心態是所有運動的致命病毒,侵蝕我們的活力,直到生命的機能不再工作。有賴神的恩典,世界各地華人教會在過去數十年普遍有增長,不但在人數上,在經濟和生活條件上尤為明顯。但有點令人費解的是,他們對宣教的熱誠似乎沒有隨之提升,反而冷淡了。環顧身邊的弟兄姊妹,為著子女的教育和前途不計代價的數之不盡,卻少有用心栽培子女成為背著十字架勇往前行的基督徒。長此下去,恐怕我們參加的不再是基督的教會,而是信徒俱樂部了。

宣教運動的特質

  認識運動的本質固然重要,但我們亦要掌握宣教運動的特質。

一.誠意的邀請

  福音是和平的,不依靠武力。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宣講天國的福音,有如向所有人發出邀請,共享天國的筵席(參太二十二5~10)。宣教是邀請世人分享福音,而不是強迫。我們從《聖經》中認識到縱使使徒對耶穌教導的福音真理深信不疑,他們的宣講也不是要把甚麼價值或標準強加於聽眾,而是關心和回應他們的問題。假如教會忠誠地追隨耶穌基督,繼承使徒的宣教使命,就應以福音向世人發出邀請,讓他們在教會的生命中看見活的信仰,感到這就是他們真正的需要,是生命的最終價值和意義。受邀者便會甘心樂意地一生跟隨基督,甚至成為宣教團隊的一員。

二.福音的大能

  相信嘗過福音滋味的信徒都會同意,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如此真實,它的力量那麼驚人,以至我們不能沉默,要把我們信主的見證傳揚開去。難道我們已忘記了初信時那麼真實的經歷嗎?雖然今天的信徒學會了很多傳福音的技巧,教會也有豐富的知識計劃傳福音的策略,但福音不是商品。福音要打開世人的眼睛,讓世人正視生與死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藉著信靠基督而徹底地解決。這是福音本身的力量,只要我們不扭曲福音,忠實地以言以行活出基督的生命,藉此宣揚基督的福音,福音必能進入人的內心,使人悔改。

三.捨己的委身

  上文提及今天的華人教會比從前富裕了,似乎遺忘了福音與背十字架的關係,甚至不太願意吃苦和背十字架。然而,《聖經》明確地見證了耶穌的教導和應許:「……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可八34、35)毋庸置疑,十字架是沉重的,拒絕十字架的苦難也很符合人性,連耶穌也曾請求天父讓祂不用喝那苦杯。我們也看到,不是每位基督徒都必須吃盡苦頭地傳福音。可是,假如傳福音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他人,我們就必須有吃苦的準備和心志。更重要是像耶穌那樣,願意讓天父的旨意成全。

結語

  宣教不應單憑一腔熱誠。我們都清楚明白,耶穌不但差遣門徒,祂也培育他們,把天父的道賜給他們。宣教要有好的裝備是很淺白的道理,但神學院多偏重栽培牧者和學者,而宣教學院則集中訓練宣教的實踐,好像河水不犯井水。假如我們真的重視宣教的更新,宣教神學的反省與宣教實踐的發展必須有更好的配搭。

思考問題

  1. 為何富裕的教會反而在宣教事工上較冷淡?

  2. 為何需要掌握宣教運動的特質?

  3. 今天的基督徒對捨己委身面對甚麼困難?

 

分類:宣教概論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七六期,二○一○年二月號,第四至五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