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未及群體 > 阿富汗

阿富汗
Afghanistan
普什圖族北部
Pashtun, Northern

 

簡介

在傳統上,普什圖族(北部方言,稱為Pakhtun)就是波斯語所指的阿富汗人、印地/烏爾都語所指的帕坦人(Pathans)。來自伊朗(Iran)東部分支的印歐語民族(Indo-European ethnicity),人口主要分佈於阿富汗(Afghanistan)和巴基斯坦(Pakistan)的西北部和西部地區。巴基斯坦擁有最多的普什圖族人口,構成第二大族群,產生總統人物,運動方面亦有高排名。他們的典型特徵是說普什圖語(Pashto language),屬東部伊朗語(Eastern Iranian language),並實踐一套傳統的倫理道德規條──普什圖法則(Pashtunwali),指引著個體和群體行為。

普什圖族(北部)是戰士,主要居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他們由大約六十個部落組成,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領地。雖然起源不太清楚,傳說裡他們是掃羅王的孫子亞富加納(Afghana)的後代。然而,大多數人認為他們很可能起源於古代的雅利安人(Arya),並且混雜了隨後侵略者的血源。

普什圖族在地區的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社會產生了穆斯林統治者、管治者和士兵。雖然很多人都從高地搬走了,以便在平原上尋找更容易的生活,他們的山區家園仍然是力量和自由的堡壘。

普什圖族被認為是高雅、穿著鮮艷、熱情、體貼,對敵人殘酷,對朋友和善。雖然非常虔誠於宗教信仰,也喜愛玩樂。又以槍法精準和熱衷追求榮譽而聞名。

歷史

其來源尚不清楚,但歷史學家追溯其起源至公元前一至二千年間出現於興都庫什(Hindu Kush)山脈和印度河(Indus River)的流域名為帕薩(Pakthas)的民族。歷史上,他們大多分佈於南亞和中亞之間的國家,而以中世紀阿富汗,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國家──為傳統權力中心。普什圖族是阿富汗最大的族群,並作為主要民族語言群體統治了當地約三百年,幾乎所有的統治者都是普什圖族。他們也是塔利班(Taliban)及目前阿富汗政權的主要要組成者。他們的總人口估計為五千萬左右,部落和氏族估計約有三百五十到超過四百個。但由於自一九七九年以來缺乏阿富汗官方人口普查,準確的數字難以確定。

他們與現代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India)北部的歷史緊密相連。從七至十一世紀,隨著穆斯林東征西戰,許多普什圖勇士入侵並征服了南亞北部大部份地區。

一九九○年代末,他們組成建基於伊斯蘭教法的宗教政府,試圖結束內戰。另一方面,反對塔利班政權中也包括普什圖族。二○○一年年底,塔利班被美國(U.S.A.)推翻,由現時的卡爾扎伊(Karzai)領導的政府管治,當中主要部長仍是由普什圖族占主導地位。

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和普什圖族正討論誰才有資格被稱為普什圖族。最突出的意見是:

這三個定義分別以民族語言、宗教文化及父系作重點。

生活與文化

普什圖族的文化主要建基於普什圖族法則和普什圖語的使用之上。信奉伊斯蘭教前的傳統可追溯至公元前三百三十年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挫敗波斯帝國後,以傳統舞蹈形式存留下來;而他們的文學風格和音樂反映受波斯傳統影響,亦融合了因應本土化轉化及演繹地區性樂器。普什圖族文化是一種獨特的當地習俗,混合了來自南亞和西亞的一些影響。

普什圖族社會的核心是大家庭。每家都擁有土地,並一起生活在在具防衛的堡內,堡分兩部份,以高牆分隔,分別為公眾區域及私人居間。

普什圖法則指的是一個古老的自治部落制度,調節著普什圖族全盤生活方式,從社會到個人層面也適用。無數錯綜複雜的信條影響著普什圖族的社會行為。法則受到宗教式的追隨,包括了:好客和保護每位客人;逃犯尋求庇護的權利,接受他善意的和平提示;血仇報復的權利;勇氣;堅定;公義;堅持;保衛財物和榮譽;守護自己的女性。

普什圖男人通常穿無袖刺繡背心,套在長袖棉質襯衫之上,鈕扣在一邊肩膀,下面是寬鬆的褲子。他們還戴上特別的頭巾,綁法顯示部族內的身份。在一些偏遠的地區,步槍、手槍、刀等武器是必需品。婦女穿戴相類似的服裝,但她們一般採用更加豐富多彩的

普什圖族部落有住在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的,也有住帳篷的牧民。雖然他們的社會是以部落傳統為主,住在城市或鄉村的普什圖族跟牧民對社會地位持不同的態度。這是因為村莊是由普什圖族和非普什圖族組成。在一般情況下,普什圖族多是地主。

富裕的普什圖族家庭成員偶爾會耕作或照顧動物,但他們不會從事村莊內其他工作。男人通常在外執行更為艱鉅的任務,女性則負責家中的事。

傳統上,家中男孩可公平繼承祖業,女孩通常被排除掉,儘管《古蘭經》內的明確教導並非如此。達夫塔裡(daftari)是一個擁有部落土地的人,並且可以在部落議會中發聲。這樣的人在普什圖社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普什圖族婦女的生活因應居住在保守農村地區,例如部落地帶,或相對比較自由的城市地區而有所不同。雖然普什圖族婦女多留在部族中且是文盲,仍有一些曾受良好教育的婦女被聘用。在阿富汗,幾十年的戰爭以至塔利班的崛起,為普什圖族婦女帶來了相當大的困境,因對伊斯蘭法律僵化及不準確的詮釋,她們的許多權利被徹底壓制。一九八五年六月號《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刊登了所謂「阿富汗女孩」的標誌性形象,阿富汗女性難民的艱苦生活變得眾人皆知。以男性為主導的普什圖法則往往限制婦女,並逼使她們進入男女有別的指定傳統角色。

二十世紀初,阿富汗皇后莎拉雅(Queen Soraya)為普什圖族婦女進行的現代社會改革開始,在改善婦女生活及她們的家庭地位,爭取急速的改革。她是阿富汗統治者名單上的唯一女性。相信也是首個最有權力的阿富汗及穆斯林女性活動家之一。她倡導的社會改革引來抵抗,並促成了國王阿曼努拉(King Amanullah)王朝的滅亡。

如今,普什圖族婦女或是隔世的傳統家庭主婦,或於城鎮打工,其中一些正在尋求或已經達至男女平等。但由於眾多社會障礙,普什圖族女性識字率仍比男性低得多。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虐待婦女的情況依然存在,正面對女權組織挑戰,這些組織需要與保守的宗教團體以及政府官員不斷抗爭。研究員貝內蒂特.格裡馬(Benedicte Grima)在她的書《普什圖族婦女情感的表現》(The Performance of Emotion among Paxtun Women)裡這樣說:「強烈道德規範之下要忍氣吞聲,嚴重妨礙了傳統普什圖族婦女紓緩生活中痛苦的能力。」

普什圖族婦女的合法權益經常因為丈夫或男性親屬被壓制。例如,儘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婦女正式獲得投票權,有些卻被男性阻止接近投票箱。傳統上,普什圖族婦女甚少能得到繼承權,並且經常被要求服侍配偶的延伸家庭。仍然存在的另一個傳統是「童婚」(swara),即是為了平息紛爭而獻出女性親屬。巴基斯坦於二○○○年宣佈此事為非法,但這種情形繼續在部落地區發生。

儘管面對障礙,許多普什圖族婦女正進入緩慢的轉變過程。豐富的口頭傳統和詩歌的復甦啟發許多普什圖族婦女學習閱讀和書寫。大量的工作仍待普什圖族婦女努力,以便可以與男性平權,而男性在普什圖社會裡各方面卻仍然有不成比例的優勢。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人權組織繼續爭取更多的婦女權利,旨在保護婦女免受家庭暴力。

信仰

大多數的普什圖族都是遜尼派穆斯林。伊斯蘭教的來臨,對他們是一次偉大的解放和統一的力量,使他們從婆羅門教的狂熱崇拜和嚴肅的佛教中解放出來。出於這個原因,他們對伊斯蘭信仰的基本信念和堅定虔誠是非常強烈的。

普什圖族少部份什葉派社區存在於巴基斯坦的聯邦直轄部落地區,與阿富汗帕克蒂亞省(Paktia)東北部相鄰。像其他非阿拉伯語的穆斯林,許多普什圖族都能夠閱讀《古蘭經》,但不懂在神聖文本內包含的阿拉伯語。翻譯本,尤其是英文翻譯,被理解的程度或普遍性都十分有限。這種矛盾導致不同的宗教習俗被傳播,以至政治伊斯蘭主義(包括如塔利班式的民間運動)在普什圖社會當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為了對抗激進主義和原教旨主義,美國在阿富汗開始了英語學習班,讓普什圖族能夠閱讀《古蘭經》的英文翻譯,而不用倚賴當地的毛拉(mullah)。許多普什圖族想洗脫塔利班和國際恐怖主義的形象,重拾真實身份,因為這些並非直接與普什圖族的文化和歷史掛鉤。

普什圖族中只有0.01%屬於福音派基督徒,其他人的整個生活方式就是反對改變,也因此普什圖族成為現代基督教教會相當大的挑戰,需要很多代禱才能夠讓福音成功臨到他們身上。

需求

普什圖族經常面對戰爭,一九七九年,蘇聯(U.S.S.R.)大規模侵入阿富汗。大約有三百萬阿富汗人(其中許多普什圖族)越過邊境逃入巴基斯坦。蘇聯佔領雖已結束,但阿富汗在面對塔利班和國家政府(受到美國和北約支持)之間的戰爭,正被撕裂。

許多普什圖族都極度貧困,主要由於供水系統差,生活在不衛生的條件底下。大數目的成年人屬於文盲。對合格的醫療團隊和學校老師的需求很大。

禱告事項
  • 求神興起禱告團隊,以敬拜和代禱破開硬土。
  • 為在恐懼和仇外環境中長大的普什圖孩子禱告。求聖靈軟化他們的心,能接待基督徒,使他們能夠接受福音。
  • 祈求神賜予智慧和恩典給服侍普什圖族的宣教機構。
資料來源

 



為族群禱告簽名

曾經於

為以上族群禱告。

不要顯示我的名稱

 

禱告簽名
   

提供資訊/回應

名稱︰
電郵︰
不要顯示我的電郵地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