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 Talk EP6 時刻發生的跨文化宣教

──成為福音的見證人,跨越文化差異的邊界!

訪談後感

(主持人︰董家驊牧師)

受訪者:夏昊霝 牧師

標竿基金會執行長

學讀哲學,當兵參與軍樂隊,退伍後再研究機構工作,接觸現在所謂的 AI 技術。後來又去美國讀神學,回台灣後又參與有情天和 1919 救助協會的服事,現與父親一起推動微教會。一路走來,小夏牧師接觸了不同文化圈(學術、音樂、教牧、科技......),但他認為上帝從不浪費我們每個階段的人生經驗和學習歷程,往往回首時,豁然發現每一步都是有意義的。

 

 

 

小夏認為,現代人的生活,無時無刻都在跨文化,只是在許多時刻,當我們是匿名時,我們可以很敞開,嘗試新事物,大膽講出心中想法,把自己內心世界赤裸揭露,然而一但真實身份被揭露時,就會退縮。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觀察,現代多元生活讓我們都習慣「跨越文化」,比過往世代更懂得如何當「變色龍」,在不同文化圈中做不同的人。現代人也很看重「真實」,但這種「真實」需要一種「匿名性」作保護,一但真實身份被揭露,對於要「真實」還是有所保留的。

 

而這或許就是今天教會在傳福音的困境。我們常從聖經的記載,學習耶穌的「福音策略」,轉譯保羅的「福音論述」(這些都很好,也很重要),但常常忽略「耶穌就是福音」,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讓我們透過他的生命,背上帝國的好消息所吸引。簡單一句話,基督徒周圍的人,有因為看到基督徒的生命,而渴望認識和接受福音?!

 

廣義來說,跨文化宣教每天都在發生,因為每個基督徒都被呼召,成為福音的見證人,都是廣義的宣教士,學習為了愛我們的鄰舍,跨越文化差異的邊界。跨文化宣教要成為基督徒生活的常態,重點是我們自己的生命是否「見證了福音」?我們每個人都應要在所在之地傳福音/宣教,都應該是宣教士。

 

小夏認為,疫情提醒我們一件事,基督徒的使命不是要把人帶進教會,而是讓教會滲透進入每個社群和日常生活的場景,每件事都可以是福音的切入點!

 

最後,對於華福運動,小夏牧師認為需要在 push 和 pull 之間找到定位。他認為華福不應強調 push,推動大家去做什麼,而應強調 pull,指出美好的願景, 吸引大家一起往前,並讓彼此的故事成為往前的動力、鼓勵和學習切磋的夥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