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 Talk EP2《跨代、創新與傳承── 嶄新眼光、嶄新思維》
訪談後感
想到創新,一般人聯想到的,通常是穿著很潮,形式灑脫捉摸不定的人格特質。花蓮美崙浸信會的蔡志堅牧師八年前接棒,帶領一個將近千人的教會在過去八年不只穩健發展,同時發展了多個外人看起來極有新意的事工(青少年高峰會、城市行銷花蓮耶誕城、青年共創空間...),然而他本人溫和的行格和非常有邏輯性地冷靜表達,顛覆了我對新創者的形象!
蔡志堅牧師強調,不論是談創新、團隊、組織變革、或是領導模式調整,首先要先釐清,「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用 Simon Sinek 的話來說,就是 “start with WHY”。定義清楚「要解決什麼問題」,再著手去計劃該如何一步一步變革,而非為了改變而改變。或許這樣的背景和蔡牧師是讀數學/統計有關,也讓我一窺「有紀律的創新者」的內在思維。
若再往前推,如「何發覺自己要解決什麼問題?」蔡牧師提到自己從小在花蓮長大,從青少年時期在美崙浸信會受洗信主,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美浸停止在這社區存在,對這社區會有何影響?」對蔡牧師來說,找到要解決什麼問題,來自對社區鄰舍和土地的關懷。
最後,不論是公共議題(讓教會成為教會 vs. 參與社會轉化文化),或是教會的宣教策略(跨文化宣教 vs. 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是宣教士),不同人/群體往往會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在光譜上的不同端;他不喜歡花太多的力氣和時間去捍衛自己所位在的光譜,或是說服別人挪移到自己所在的光譜,而認為我們應該從彼此身上學習,不論在光譜的哪一端,都竭力回應「上帝的使命」。對我來說,這極有啟發性,合一既是我們「在基督裡」的事實,在回應「同個使命」時會與彼此愈來愈近而經歷的!教會無法合一,常常是因為我們忘記自己和彼此的身份,或是沒有在回應上帝的使命!
談到跨代,蔡牧師認為上一代牧者篳路藍縷地開拓教會,因此較少把精力放在「傳承」上,許多跨代的傳承都是辛苦地摸著石頭過河,這是有歷史脈絡的,不能太苛責上一代牧者(他認為自己很幸運,遇到一位很願意成全的主任牧師)。在走過一次辛苦路之後,蔡牧師期許未來的跨代同行和傳承需要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有計劃和有預備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