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未及群體 > 肯亞

肯亞
Kenya
印度人
Hindi

 

人口背景

Hindi一詞原意是印度語,並不是指某一民族。操印度語的印度族群分散在中亞各地區,在不同地域都形成獨特的社會群體。他們不僅通用一種語言,也有著相近的文化、歷史因素和宗教傳統。

在印度以外其他國家也有大型的印度社群,主要分佈於印度周邊國家,如孟加拉國、 緬甸、 巴基斯坦、尼泊爾和阿富汗等。在肯雅,約有五千三百名印度人。

最初印度人遷移至肯雅的歷史可追溯至英國殖民時期,印度和肯雅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一些印度人為著更多工作機會,到肯雅為英國建設鐵路。

民族文化

印度人不單有共同語言,他們也有很強烈的民族意識,承傳共同的歷史、文化、習俗和宗教傳統,包括與穆斯林對立的形勢。因此,即使他們分散各地,每個地方的印度人也能很快集中起來建立社群。

印度人文化中有很強烈的階級觀念,有"種姓"之分,大至順序分為以下階級: 婆羅門,祭司和學者 ;剎帝利,統治者與勇士 ;吠舍,商人和專業人員 ;首陀羅、勞動者和公務員。在這四個種姓之中還進一步分了很多不同等級。不同種姓有著自己的社會圈子和生活方式,也很少有跨種姓聯婚的情況發生。

生活

部分地區的印度人大多數都是農民, 例如巴基斯坦(Pakistan)、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和孟加拉(Bangladesh),有些人生活在貧窮當中。但部份申請移民到外地的印度人通常接受過較良好的教育,屬較高的種姓。他們在該地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開設商業和企業,建立自己的社群,即使受到西方或其他文化的影響,例如許多人現在穿西方服飾、喝酒、婦女有離婚權利等,但他們仍保留著強烈的印度文化。

印度人在肯雅

這些印度移民在經濟上有成就,多數是商人,掌握現代理財和營商之道,經營的企業取得成功,在肯雅是最大的私人雇主,有著重要的經濟地位。在政治上,他們也會積極參與,如選舉等。他們也曾為倡導肯雅自治而盡力,為非洲獨立發出呼聲,有些人還因此入獄。

一九六三年獨立後,新政府開始改變政策,六年後貿易執照法案生效。許多非肯亞籍印度人因貿易執照被取消不得不離開。肯雅黑人領袖對印度鄰舍的態度改變有幾個因素。殖民統治時期英國人把不同種族分開在不同的城鎮裏,也設立以當地母語教學的學校,印度人學的是古吉拉特語。雖然種族隔離不是印度社團的本意,但它們也自然造成一種冷漠的情勢;再加上印度人在經濟上的成功,這一切都挑起了非洲人的氣憤。一九八二年憎惡和氣憤終於在奈羅比爆發,造成許多印度商店和住家被搶劫,婦女被侵襲。這事令雙方歧見更深。

在二○○八年自選舉後,肯雅爆發騷亂,印度社群遭受種族攻擊,他們的財產遭受破壞。這次衝突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地印度社會因著商業合作及利益關係等因素一直與領導政黨有密切聯繫,因反對黨發動政治暴力,印度人成了攻擊的目標。

今天,在肯雅的富裕印度人多數過著隱蔽的生活。他們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聘請警衛保安和設防盜警報器在家。印度商人被殺,或印度人房屋被爆竊的新聞報導並不少見。

跟其他在異地的印度人一樣,他們對自身身份全在矛盾。他們在肯雅出生,卻不被接納為肯雅人,但他們也不屬於印度這國家。很多非洲肯雅人抱怨印度人永遠不會被同化,事實上種族問題一直全在,相互距離一直在增長。

宗教

印度人認為社會與宗教交織在一起,不可分割,一切都能反映出信奉者的印度教世界觀。世界各地都出現了規模宏大、令人驚歎的印度教寺院,無論在任何地方,印度教教徒都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信仰。印度教是他們身份認同的重要基礎。

現時有各種印度語的福音工具,聖經、福音電影、福音廣播等,但對印度人來說,印度教是民族的象徵,是他們生活和文化的依據,不易動搖。現時在肯雅的印度人當中沒有已知的基督徒。

禱告事項
  • 為肯雅的印度社群祈禱,盼望當中的種族問題得以化解,使他們和當地肯雅人和平共處,互相尊重,讓他們在身份矛盾問題上得到解脫。
  • 求聖靈引導印度人有渴望認識真理的心,認識基督已經為我們贖了罪,使我們能夠與神和好。
  • 求主興起在肯雅營商的基督徒,透過與印度人在生意合作往來的過程中,為主作見證,與印度人分享福音。
  • 禱告祈求印度語的基督教資源能有效地使用和廣傳。
資料來源

 



為族群禱告簽名

曾經於

為以上族群禱告。

不要顯示我的名稱

 

禱告簽名
   

提供資訊/回應

名稱︰
電郵︰
不要顯示我的電郵地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