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未及群體 >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 Malaysia |
|
巴喬族 Bajau |









巴喬族是沙巴的第二大原住民,最早期有關巴喬族的文件記錄出現於一八五六至一八六○年之間,但他們的歷史起源至今未有一定的說法。。有一說法,他們源起於菲律賓,後來一部份的人遷移至印尼,一部份遷移至馬來西亞。另有一說法,他們本來就是來自馬來西亞半島柔佛州。
沙巴的巴喬族分兩支,分別是西海岸巴喬族及東海岸巴喬族。他們被認為是最後一支海洋游牧民族。
巴喬族是他們的統稱,一般來說,許多部族以他們居住的地方或島嶼命名。兩岸巴喬族各有不同的分支部族,各有不同的文化、獨特的語言、傳統和宗教。某些部族或許能夠理解其他部族的語言。
從前大多數巴喬族居於船上,靠捕魚和獲取海洋資源維生,男人出外捕魚,婦女則在近海捕魚或織布。後來族人上岸聚居,開始熟習耕種及畜牧作業,並參與糧食等貿易買賣。西岸巴喬族居於內陸,主要以耕種及畜牧維生。東岸巴喬族沿海定居,其生活主要依靠海洋產業。
隨著社會的環境改善,巴喬族有更多機會接受教育,加上各區市鎮及村莊的交通連接日漸緊密,有助巴喬族往其他城鎮找工作,就業機會更廣。可是,縱然巴喬族生活條件比從前有所改善,他們村內的教育及醫療仍然不足。很多巴喬族的少年人沒有機會完成學業。族內的醫療服務及措施仍然缺乏。
巴喬族重視家庭,社會結構以家庭單位為基礎。族人重視親屬之間的關係,長幼有序,後輩關心和照顧長輩的需要,產業一代傳一代。
巴喬族人,不論老少,都喜歡鮮豔的色彩、節日和音樂,也有獨特的舞蹈(例如Pangigal是族內盛行的舞蹈,在婚禮上族人經常跳Pangigal慶祝)。他們穿著色彩豐富的衣服,這些衣服都是由族人以傳統織料親手製成。新娘和新郎在他們的婚禮上穿的服飾更為鮮豔。
巴喬族人的婚姻一般是由父母安排,但綁架和私奔的婚姻也有發生。在巴喬族的婚姻習俗上,水牛是很重要的嫁妝,因為巴喬族人視水牛為特殊的動物。
隨著年代的轉變,巴喬族像其他族群一樣漸漸喪失了一些自己的遺產及傳統,族人對於其部族身份及社系觀念也日漸模糊。甚至最傳統的人工造船技術也開始被捨棄,改以商業機械化大量生產。
儘管這些變化,豐富的巴喬族傳統文化開始被視為值得保留的遺產。除了人類學家的研究工作外,沙巴巴喬族藝術文化協會(Sabah Bajau Arts and Cultural Association)及婆羅洲研究中心(Centre for Borneo Studeis)也開始重視及贊助各項與巴喬族生活文化有關的活動。
在巴喬族的觀念中,沒有不是穆斯林的巴喬族。巴喬族的生活有許多方面都是以伊斯蘭教為核心,伊斯蘭教義已融合於巴喬族的傳統文化習俗及思想中,成為他們共同的信仰體系,例如巴喬族的年曆是按照伊斯蘭教的行事曆所編訂。縱使巴喬族仍會尋求個人主義,但亦會因著伊斯蘭信仰產生強大的團結力量,視穆斯林身分為民族象徵。
然而,除了伊斯蘭教以外,他們仍保留著一些傳統的宗教習俗,向各神靈崇拜及舉行與靈界溝通的儀式,例如為了避免族人出海時觸怒神靈,他們會崇拜海神,Omboh Dilaut。
巴喬卡加揚族人口約五千四百,又稱薩瑪馬彭族(Sama Mapun),且有許多不同的別稱(Cagayan, Cagayan De Sulu, Cagayanon, Jama Mapaun, Kagayan, Organ Cagayan)。他們分布於菲律賓(Philippines)及馬來西亞沙巴(Sabah, Malaysia)東海岸的山打根(Sandakan)、沙巴西海岸的邦宜島(Pulau Banggi)、馬魯都市(Marudu)、古達鎮(Kudat)及京那巴魯市(Kinabalu)。馬來西亞政府確認馬彭族為巴喬族的一支穆斯林群體。
巴喬卡加揚族操馬彭語。族人全信奉伊斯蘭教,當中沒有基督徒。一九九六年有馬彭語的聖經節錄翻譯。
巴喬武吉巴帕族人口約一千三百,操巴帕語(Papar)。族人全信奉伊斯蘭教,當中沒有基督徒,也沒有巴帕語的聖經譯本。
西海岸巴喬族人口約六萬八千,操西海岸巴喬語(Bakai, West Coast)。他們又稱蘭德巴佐族(Land Bajaw),他們分布於馬來西亞婆羅洲(Borneo, Malaysia),沙巴西海岸瓜拉彭尤鎮(Kuala Penyu)至古達鎮(Kudat)的地帶,以及沙巴北部及東部一些地區。
經濟活動主要是捕魚、農業(稻米、水果、蔬菜)、畜牧業(雞、山羊、水牛、迷你馬)。沙巴西海岸巴喬語在結構上比其他婆羅洲諸語更多元。
西海岸巴喬族傳統相信萬物有靈,現在即使信奉伊斯蘭教,仍然會在許多方面將萬物有靈與伊斯蘭教結合。
曾有研究員到訪沙巴西海岸與巴喬族生活了幾年時間,根據研究員的資料,沒有宣教士或宣教事工在當地服侍,也沒有基督徒群體或團契。研究員在巴喬族生活的幾年間,只遇上一位基督徒。基督教信仰在巴喬族中是不被接納的,如族人成為基督徒會搬離村莊。雖然鄰近的其他村落有基督徒,他們會與巴喬族在生活及工作方面有所接觸,但未曾向巴喬族傳福音。
- 巴喬族的教育及醫療仍有缺乏,求天父差派更多教育及援助團體到當地協助他們改善生活,同時透過這些團體向巴喬族分享你的慈愛。
- 盼望在外工作的巴喬族有更多機會接觸福音,把見證帶回族群當中。
- 求主記念居住於巴喬族附近的基督徒,他們與巴喬族已建立了關係,求天父叫他們壯膽,把你的真道向他們的鄰舍傳開。
- 「全球視野看民族:南島語系──巴里多語支諸民族(一)」,《原教界》,二○一○年六月號,三十三期,第八十四至九十一頁。http://www.knowhow-design.com.tw/demo/alcd/User_upload/pub/1329271126373.pdf
- Joshua Project, http://www.joshuaproject.net
- 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Foundation, http://www.peoplesoftheworld.org/text?people=Bajau
- 萬民福音使團:《宣教日引》,http://www.missionpathway.org
- Etnopedia, http://en.etnopedia.org/wiki/index.php/Bajau,_West_C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