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未及群體 > 新加坡

新加坡 Singapore |
|
印度人 Hindi |




大部份在新加坡的印度移民工人來自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村莊。這些印度移民工人在新加坡分散於約三百個地點工作。他們大多數人受過教育,有的曾接受中學,甚至大學教育。
印度缺乏工作機會,很多已有家室的男性都會到外地尋求就業機會,期望有足夠的收入支援在家鄉的家庭。印度移民工人絕大多數是男性。然而,也有印度婦女非法移民到新加坡。現時在新加坡約有一萬三千名印度移民。
在新加坡工作的移民工生活艱辛,他們在炎熱的陽光下工作,大多數是高危工作,有時生命也會受到威脅。他們一星期工作六到七天。週五和週六晚上下班後,他們會聚集一起彼此聯誼,當中設有特別攤位供他們致電回家。
工人不能領取加班工資,如因生病錯過工作天,也可能會被減薪,因此,即使工人們身體不適,也會照常工作。可是,部份工人在其兩年的工作合約期間仍然無法解決其代理的貸款問題,有些只能身負債務回印度。他們辛勤工作、面對新的文化和環境挑戰、工作及償還貸款的壓力,很多移民工人都訴諸酗酒、賣淫和賭博。
有少部分工人生活條件較好,但多數人的生活及住房條件極差,在小棚屋裡居住。他們收入低微,有些雇主利用法律制度中的漏洞剝削他們。他們的工作許可證有效期為兩年,到期後不能保證獲延長。一些在船廠工作的工人有時待幾個月也沒有工作。
印度人不單有共同語言,他們也有很強烈的民族意識,承傳共同的歷史、文化、習俗和宗教傳統,包括與穆斯林對立的形勢。因此,即使他們分散各地,每個地方的印度人也能很快集中起來建立社群。
印度人文化中有很強烈的階級觀念,有"種姓"之分,大至順序分為以下階級: 婆羅門,祭司和學者 ;剎帝利,統治者與勇士 ;吠舍,商人和專業人員 ;首陀羅、勞動者和公務員。在這四個種姓之中還進一步分了很多不同等級。不同種姓有著自己的社會圈子和生活方式,也很少有跨種姓聯婚的情況發生。
大部分的印度移民堅持印度教。世界各地都出現了規模宏大、令人驚歎的印度教寺院,無論在任何地方,印度教教徒都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信仰。印度教是他們身份認同的重要基礎。在新加坡街道上也會看見他們為印度教節日慶祝。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新加坡的印度移民當中有1%是基督徒。
- 為印度工人艱辛的生活狀況禱告,求神感動雇主支付合理的報酬和福利予工人。政府也能顧及外勞的保障,制定有效的法律制度,使他們免受剝削。
- 求神從酗酒、賣淫和賭博等黑暗勢力拯求印度工人。他們面對種種生活和經濟壓力,離開家人在異地工作倍感寂寞空虛,祈求信徒心裡為這些印度工人抱有負擔,成為他們的朋友,成為他們的幫助,使印度工人藉著信徒的愛心得見基督的慈愛。
- 印度移民堅持印度教信仰,這是他們的民族身份認同,不易動搖。求神興起更多基督徒為著印度教徒禱告,觸動印度教徒的心靈,讓聖靈引導他們有渴望認識真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