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未及群體 > 乍得
乍得 Chad |
|
巴爾馬族 Barma |
巴爾馬族佔據了乍得(Chad)首都恩賈梅納 (N'Djamena)與查理河(Chari River)盡南邊的小城市布索(Bousso)之間的地區。這地區由濕熱到半乾旱不等,每年平均溫度約為華氏八十二度。只有住在恩賈梅納地區的巴爾馬族牧養一些牛,因南部有可將病毒傳給人及牲口的採採蠅(tsetse flies)。他們說巴吉爾米語(Baguirmi),屬一種尼羅 - 撒哈拉語言(Nilo-Saharan language)。
一七○○年代,巴爾馬族的祖先統治巴吉爾米帝國 (Bagirmi Empire),是橫跨乍得進入蘇丹(Sudan)的廣大區域。帝國位處兩個相互競爭的王國之間:西面的博爾努(Bornu)和東面的瓦代 (Wadai)。到一七○○年代末,帝國遭到伊斯蘭瓦代軍隊的攻擊,之後再也無法恢復其政治獨立地位。一九一二年,巴吉爾米帝國更被納入法屬赤道非洲(French Equatorial Africa),一直受到法國統治,直至一九六○年乍得宣布獨立為止。乍得約有十二萬三千名巴爾馬族。
巴爾馬族大多數同時以捕魚和耕種維生,也有單獨靠其一。漁民每天在查理河及巴哈爾河(Bahr Ergig River)渡過,而農民就在村莊外的農田幹活。小米和高粱是他們主要的農作物,也種植豆類、芝麻、花生、棉花和蔬菜。
男女都耕種。男人照管種植小米和高粱的主要農田。女子耕種位處村內或在村附近的菜田。男子打魚、在市場進行買賣及建房子。婦女做飯、照顧孩子,並製作工藝品如陶器和籃子。
巴爾馬族的村莊由家族組成,人口由五十到一千人以上。通常,每個村莊代表著共同的血統或大家庭。由於生育率低,巴爾馬族多為小家庭,這歸咎於幾個因素,包括不育(由性病引起)、高離婚率、夫妻間年齡差距大。由於需要幫助生產糧食,需要大量人力,但家族的勞動力卻小,巴爾馬族經常會有村與村的共同合作。在那裡,各人為了合作村莊的好處一起工作。
以前,父母安排婚姻。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要形成村莊或部落之間的聯盟;現在,高離婚率導致很難再建立這樣的連繫。今天,如果眾多的追求者對同一個女孩感興趣的話,他們必須進行傳統婚姻的共同儀式。儀式包括支付「聘禮」(支付給女孩家人的錢),給最多錢的求婚者就被選為新郎。過去,年輕男人沒有支付聘禮的能力;但如今,很多人到市場銷售作物或勞動產品。其他則依賴年長親戚的捐贈。
巴爾馬族自十六世紀以來一直是伊斯蘭信仰的追隨者。
只有很少已知的巴爾馬族基督徒,需要竭力禱告及開拓更多的宣教事工。
- 求神興起祈禱隊伍藉敬拜和代禱開始在乍得巴爾馬族破土。
- 求聖靈賜智慧和恩典予正在乍得巴爾馬族中工作的宣教機構。
- 求神賜乍得少數已知的巴爾馬族基督徒勇氣與族人分享基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