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非洲傳福音的挑戰與策略

劉彤
美國矽谷生命河靈糧堂主任牧師

 

  西非靈糧堂每年二月均舉行牧者聯禱會,今年的聚會地點定於貝寧(Benin)首都科托努(Cotonou)。這次會議共有四十多位來自五個不同國家的非裔牧者參與,整個聚會都以英語及法語傳譯同步進行。當我坐著聽每位牧者分享神在不同教會的作為時,我真是滿心感恩。回想二○○○年第一次進入西非的多哥(Togo)時,對我而言,那真是全然陌生的環境,不但風俗人情陌生,而且連說話都聽不懂,因為多哥是法語系國家。然而在這短短八年間,我看見神怎樣為我們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西非靈糧堂從一家堂會發展至三十一家,從一個國家進到五個,從四位當地同工增長至逾五千名會眾。正如主所說:「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

這是華人教會興起的時機

  事實上,現在正是華人教會興起、進入非洲作跨文化宣教的大好時機!因為白人宣教士常被當地人視為西方強權主義的延伸,許多宣教士都對我說,現在他們在非洲能做的愈來愈有限,但是中國人卻在非洲領受很大的恩典。由於中國大陸對非洲國家極為友好,也在科技及資源上不斷供應,所以非洲人對中國人特別友善,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用中文對我說:「你好!」

  我在村落講道時,當地人都很好奇,因為很多非洲人從未見過中國人,更不用說聽中國牧師講道了!所以大家都想瞧瞧這個中國牧師要講甚麼?結果每次都有許多人信主。有幾個村落甚至是酋長帶領全村一起信主!

  以前我從未想過要從事跨文化工作,因為覺得自己的英文不靈光,直到真的進入第三世界,才發現我的英文在美國(U.S.A.)可能不完美,可是在非洲卻是頂呱呱。事實上,在第三世界,如果你講的英文太完美,沒有人聽得懂,反而我講的中式英文,傳譯者才完全明白。以前我總覺得跨文化宣教是美國人的事,現在才明白主已經為我們預備了敞開的門,是沒有人能關上的。華人教會應當抓緊現今的機會,進入非洲收取主的莊稼。

非洲福音工作的挑戰

一.族群語言的挑戰

  雖然非洲主要分為英、法兩大語系,事實上各國族群眾多而分散,每個族群都有不同語言,而且互不相通。加上教育不普及,就算英語或法語是當地官方語言,多數人還是只懂得自己族群的土語。所以傳道時常常要透過多重傳譯,才能使現場各人都明白。

二.族群散居的挑戰

  許多族群都散居在偏遠地區及叢林之中,多數西非國家在首都以外的地區都交通不便,有些村落甚至無路可進,使傳福音變得十分困難。有一次,為了能接觸住在喀麥隆(Cameroon)叢林裡的矮人族(Pygmy),我們還與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合作,乘坐他們的六座位小型飛機進入叢林深處,才能接觸他們。

三.伊斯蘭教威脅的挑戰

  這些年來,伊斯蘭教在非洲迅速發展,許多政府官員都是穆斯林,也熱心支持伊斯蘭教傳播。所以伊斯蘭教無論傳到哪裡,就算還沒有人信,他們立刻先蓋一座清真寺。寺廟一蓋,每天敲鐘五次,那些村民就好奇地看看是甚麼一回事,後來就這樣成了穆斯林。我在非洲傳福音,都好像在跟伊斯蘭教打搶灘戰一樣,看誰先傳到。每到一個地方,若伊斯蘭教還沒有攻進,我們就立刻向當地人傳福音。一旦有人信主,我們就搭起茅草棚,並在上面插上十字架。當伊斯蘭教傳教士經過,一看有十字架,他們就不再進來了。然而,他們的速度通常比我們快很多。

在非洲傳福音的策略

一.教會要與福音機構合作

  在福音工場內絕對不能單打獨鬥。教會擁有資源,機構擁有經驗與管道,兩者必須密切合作,事奉才會有果效。過去多年,我們一直與萬國逐家佈道團(Every Home for Christ)及青年使命團(Youth with a Mission)合作,我們協助他們傳福音,他們協助我們植堂,成為神國擴展的最佳拍檔。

二.植堂是最好的傳福音策略

  我常在非洲看見許多大型佈道會,會中決志者很多,甚至以百萬計,但佈道會後帶來的果效卻不顯著,教會人數不但沒有明顯增加,就連社區也沒有明顯改變,最主要的原因是現有教會已呈飽和現象,無法再大量吸納新人,惟有透過不斷植堂,才能保存福音的果子,進而影響社區。

三.興起本地同工

  惟有生長在當地的同工才明白各個族群的文化,並有效地傳福音給族人。過去的宣教工作一向著重差派宣教士,但宣教士可能要花多年時間,才能勉強適應當地語言及文化,而且還不見得能有效地傳福音。隨著教育逐漸普及和網絡資訊發達,許多本地同工其實已經成熟到能夠承擔福音工作。只要給他們清楚的異象與策略,並提供持續訓練,福音就能在各族群迅速發展。

  這些年來,當我在非洲傳道及建立教會時,實在感到傳福音的迫切性。一方面,我真的看見莊稼已經熟了;另一方面,我彷彿再次聽見主說:「我可以差遣誰呢?」你是否聽見了主對非洲宣教的呼召呢?求神使華人教會興起,同心得著非洲的禾場!

 

分類:跨文化宣教

本文原載於《教牧分享》總第一六○期,二○○八年七月號,第二十二至二十三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