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下宣教?有何策略?

陳鐳
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副總主任

 

引言

  何為末世?現今是末世嗎?從哪裡算起呢?按著《聖經》,歷史的階段可分為:神創造、人墮落、神拯救(基督降世受死復活成就十架救恩)、主再來。因而基督成就十架救恩為人類開了救恩之門,宣告大使命直到祂再來,這最後一個階段稱為末世。那麼末世有甚麼現象?從《聖經》中看見許多可怕的描述〔四福音耶穌的話,以及保羅的話(參提後三)〕,在現今社會現象來看也是如此。從神的啟示預言,以及目前的現象都說明了人類歷史只有一個改變命運的可能──蒙拯救。當然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說法,然而我們這些蒙神救贖的基督徒從心底發出的認知和經歷──基督是人類唯一的希望。筆者服侍主四十六年,從事中國宣教二十三年(一九八七年至今),親眼看見祖國的崛起,在物質上、在經濟上……然而那些精神文明方面、人性方面、行事為人方面,真是毫無一絲的崛起,反而墮落、下沉……真是天災人禍天天臨,人禍更是千百倍。

末世下的宣教態度

  末世是一個沒有標準、各行其是的世代,不能指摘,不能批評,也不能說對錯的時代,但有一件事是共同接受的,那就是「愛」。對宣教士來說,愛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必然是一個身歷其境(宣教禾場中)的實踐。

  1. 這愛是由於領受了主的愛而流露出來──救贖性的。

  2. 這愛是放下自己的身段,甚至文化的堅持而接受對方──跨越性的。

  3. 這愛是超越個別而融入整個族群、社會、國家──融入性的。

  4. 這愛是在天天的生活中產生心靈激盪生命再思──感動性的。

  筆者從事中國宣教,整個禾場是一個對基督福音「有看法」的禾場,而神導引我們進去服侍的地區是「農村」,當地又是所謂「走十架道路」的家庭教會,我們的服侍只能是「教導《聖經》」。一個/一群海外華人要作他們的教師,他們怎可能受教?但經過這二十多年,我們深深的被接受了。怎麼說呢?先引用當地家庭教會領袖的一句話:「陳老師他們這群同工像我們一樣能吃苦,穿著樸素,真理正確,走家庭教會十架道路,而且是一群窮傳道。」以上的評語無論是否正確,卻說明了一件事,我們這群同工認同了他們的環境、文化及生活模式,而我們要求(被感動)先有一個愛他們的心──愛祖國、愛同胞、愛農村。堅持走他們的道路,了解並接受他們的生活模式,不批評,只單一欣賞享受,不是一味的同意,而是進入一個我們也曾經走過來的過程,且以愛心期待改變。真的,二十年來中國的變化太多太大了!

末世下的宣教策略

  此文重點放在了解目前的禾場,這禾場有極強的民族主義意識,對獨立自主有絕對性要求,不允許所謂「洋教」和「外國主子」的存在。其實,《聖經》的宣教觀也是如此:作基督徒不必先作猶太人。因而現今的宣教策略應當以本地同工為主,建立當地教會。我們這些外來的宣教士應當以僕人的角色配搭當地教會,按著所託付的和恩賜服侍他們。

質量並重的策略

  目前的宣教禾場,無論是中國、回教世界、印度(India)、日本、朝鮮等都是人口眾多,又有其堅持的意識形態(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社會的),在這樣的禾場中,「質」是特別重要,他們要「看」基督徒的見證,「看」基督徒對當地社會、國家是正面或是反面的因素。例如:中國最近竟然在研討「基督教的家庭教會與社會和諧」的議題,表明了基督徒在國家建設與社會構建方面是正面的因素。在「質」的表現方面,不能只著重個人生命的改變,也要使教會能力行文化使命,如此,基督徒的見證就不只是個人性的,而是進一步能達到社會性的。

  至於「量」也十分重要,因為沒有量的質也不能滿足「收莊稼」的目的,況且禾場上有那麼多(幾十億呢!)迷失的羊,我們怎能忽視呢?然而「質」是「本」,「量」是「果」,「質」與「量」互為因果。

末世下的宣教士與宣教機構

  既然目前的宣教禾場都屬文化強勢,堅持自己的意識形態,在這種情況下,宣教士(無論用甚麼身分)跨越文化的難度就特別高了,而末世下的宣教士就要捨棄,甚至犧牲自身文化,更現實一點說,必須進入他們中間長期過著與當地水平一樣的生活,採取道成肉身的原則服侍他們,愛他們,建立他們,使他們也被吸引,以至在世界觀上有所改變,至終使基督成為他們的信仰。

  若期盼宣教士能成為長期道成肉身、住在他們中間的見證人,末世下的宣教機構就要有嚴格篩選宣教士的要求,並要為宣教士設立週全配套的安排及福利制度。首先,宣教士必須清楚蒙召,有良好的靈命及《聖經》神學的裝備,此外,在文化與當地語言上亦需有足夠的水平。以筆者的經驗來看,目前的一些宣教士,在這方面遠遠達不到所需的水平,這樣的宣教士很難得到當地人的尊敬和接納。其次如宣教士子女教育問題,宣教士退休及退休後的生活問題,宣教士對父母養育的責任問題(包括生活及關顧)等在華人差會來說更是遠遠不足。因此,差會必須在這些方面有計畫、有籌款、有安排。

結語

  事實上,華人教會已經面臨差傳宣教不可推卻的責任,深信神已經在過去百年中預備了我們,我們當奮力向前,成就主對我們的神聖託付。
正是:
兩百年來蒙恩福,
華人教會遍全球;
此刻正是獻身時,
效法更新西賢路。

思考問題

  1. 華人教會如何幫助中國的宣教事工?

  2. 基督徒向外地人傳福音時,首要預備的是甚麼?

 

分類:宣教策略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八一期,二○一○年十二月號,第十七至十八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