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與人分享信仰

劉家斌
加拿大城北華人基督教會栽培部職場事工傳道

 

  每天都有無數基督徒為口奔馳,他們活躍於各行各業,接觸不同階層的人,範圍遠遠大於傳統教會的牧師與傳道。職場中的弟兄姊妹誠然是最好的福音使者,他們極需要教會的栽培和鼓勵。

推動職場福音工作,個人佈道技巧的訓練重要,栽培個人的品格同樣重要。使徒保羅為歌羅西教會禱告,求神讓他們知道祂的旨意,並且遵行,好叫眾人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參西一10)。保羅在市井活動(參徒十七17)、在職場也有同業(參徒十八3)。在他的思想中,信仰與生活不可分割,每天都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參西四5)。

  今天的教會如何能刻意勉勵市井中的弟兄姊妹成為聖徒,行事為人與所傳的福音相稱?

見證由工作態度開始

  以下是真人真事。某弟兄任職銀行業,晚上在神學院進修。一天晚上,教授問他從事甚麼行業,他義正辭嚴地回答:「我在銀行從事投資,但替人管理錢財不是我的正職,我的真正工作是傳福音。」

  教授正色道:「你對福音的熱心確實可嘉,但我可要取消在貴行的戶口了。身為客戶,我需要的是能替我管理錢財的專業投資經理,不是佈道家!」

  這對話也許令你會心微笑,也可能使你憂慮。弟兄受感動而接受裝備,無可否認是美事,問題是他清楚自己的岡位嗎?試想,假如跟隨耶穌基督的醫護人員、飛機維修技師、教師和廚師都把工作視為副業,而以傳福音為真正任務,客戶會得到甚麼服務?假如每天上班的基督徒把分內工作看成次要,卻以佈道為先,他們的工作表現會如何?基督徒帶著福音的使命上班,當然是好,萬一使正常工作打了折扣,甚至淪為門面工夫,恐怕會成為負面見證!

  感謝神,我們尚未聽說醫護人員因為忙於傳福音而出錯。然而,我們可能聽過類似的投訴:「某人是虔誠基督徒,可惜工作態度太散漫了!」「某人在教會活躍,本來是他的私事,可惜他經常提早下班,又利用辦公時間處理教會事務,真過分!」

  我敢相信,大部份弟兄姊妹都不會「奉主的名」把日常工作看為次要。其實,既然打出福音的旗號,更應用心服務。栽培門徒堅持真理學習,強調事奉技巧,更要鼓勵他們敬業樂業地工作。

門訓必須顧及職場處境

  面對職場的遊戲規則,弟兄姊妹需要適當指引。在教會,我們敬拜、彼此服侍,享受基督群體的安慰;到了週一,別的聲音告訴我們,財富、權力和地位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顧客是真正的王。我們除了服侍老闆,更要考慮自己的利益,照顧家人的需要。

  我們每週工作往往多於五十小時,甚至六十小時。具使命感的基督徒會問:「究竟日常工作有沒有更深的意義?花時間工作是否等於削減了事奉的機會,令我們無法回應主的大愛?」

  弟兄姊妹每天都在倫理操守的問題上掙扎,教會必須給予更大的支持和引導。主耶穌吩咐我們愛鄰舍如愛自己,職場上誰是我的鄰舍?我又是誰的鄰舍?利字當頭,還有鄰舍可言嗎?

  二十一世紀職場變化很大,工種、市場在變,價值標準也在浮動。人渴求心靈的安慰、屬靈的追求,卻不一定望向耶穌。在這大潮流中,基督的門徒應該如何持守?當同事整天抱怨,憤世嫉俗,跟隨耶穌的工作者應否一樣消極?抑或因為心中的盼望而積極面對?職場的黑暗角落該由誰照亮?

  一連串的問題都是門訓路上需要刻意探討的。若能正面處理,有助鞏固弟兄姊妹的屬靈根基,再配合佈道技巧訓練,可望裝備新一代的福音使者!

信仰結合工作,刻不容緩!

  教會一方面支持上班族,幫助他們應付壓力、保持身心健康,甚至協助弟兄姊妹就業和轉業。不過,也要讓眾人看到遠景,認定在人生和事業中的岡位,栽培他們成為職場的福音使者,承擔四種職分:

  1. 代禱者──每天為所屬職場和行業禱告。

  2. 守望者──留意同事、同業和客戶的身心靈需要。

  3. 服務者──認真工作,按能力和信心服侍旁人。

  4. 佈道者──把握機會,領人認識耶穌。

  要每位信徒成為職場的福音出口雖不容易,卻是明顯的路向。不然,職場中成千上萬的人如何認識耶穌?

路上的障礙

  開展職場事工有一定困難,把日常工作視為俗務、次於教會事奉,這觀念根深柢固,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甚至有人認為,從商或在社會工作的弟兄姊妹不及教會全職事奉者屬靈!

  因此,過去有不少弟兄姊妹乾脆不再思考工作的意義,也不探求自己是否蒙召在職場發展,而過著雙軌人生。週一至週五為口奔馳,無可奈何地從事俗務,週末及主日參加團契與崇拜等教會活動。可惜信仰與日常工作之間存在鴻溝,難有美好的見證。

  然而還有成功的例子!半年前,筆者在加拿大(Canada)一次職場事工會議聽到以下的見證:

  某弟兄是牙醫,教會生活不錯,診所也經營妥善,但心裡總覺得好像缺少了甚麼似的。有一天,另一位基督徒鼓勵他認真禱告,尋求新方向。經過一番等候和探討,他作了兩個決定:第一,他跟社區內一個專門照顧露宿婦女的機構合作,逢週五提供一整天的義診服務;第二,他與當地的牙科學院掛鉤,逢週五義診時,接受高班牙科學生在旁觀察和協助。結果這位牙醫直接服侍露宿者,也參與培訓下一代的牙醫。更重要的是,實習生有機會在他身上看到以真理為基礎的價值準則。

  這位牙醫不甘平凡,於是大膽嘗試,突破思想的框框,找到日常工作的真義。結果他影響了社群,縱然未能公開講道,卻體現了福音,更影響新一輩的牙醫!

  我們可以繼續當隱形基督徒,祕密跟隨耶穌,週末和主日才露面;我們也可更進一步,努力學習在工作上應用《聖經》原則,規規矩矩地當好人,持守高尚的情操,卻只能安分自保度日。也許聖靈已在個別弟兄姊妹心裡動工,使他們不但實行《聖經》倫理,更決意愛鄰舍如同愛自己。

  我們當求主展開更大的工作,攪動教會眾人的心,使我們不再甘於自保,也不甘於只當好同事。求主興起弟兄姊妹不但口傳福音,更在行事為人體現福音,宣告耶穌基督同樣是職場的主。

 

分類:宣教策略城市宣教門徒訓練帶職宣教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六八期,二○○八年十月號,第十九至二十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