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職場宣教事工個案探討

編者按語

  全球城市人口迅速增長,這獨特而龐大的群體充滿著眾多失喪的靈魂,從而衍生出職場及城市宣教的需要。教會及福音機構如何與時並進,在這新興的禾場中為主得人?他們有何具創意的拯救靈魂策略?本期分別邀請加拿大(Canada)、中國大陸、柬埔寨(Cambodia)及香港的牧者分享他們在該區的城市/職場宣教事工模式,供各地信徒借鏡。


加拿大全人成長小組門徒訓練課程

陳明斌
加拿大溫哥華主恩堂主任牧師,
曾任西人第一浸信會事工主任及美國中信總幹事

 

  回想一九九六至九七年,我在加拿大溫哥華(Vancouver)西人第一浸信會事奉,眼見許多弟兄不但承受家庭、事業、工作和社會的壓力,又缺乏合適的門徒訓練材料,不曉得如何把信仰連結生活。感謝主!在祂奇妙的安排下,我們以一些較合適的門訓材料為基礎,加以修改,將重點放在如何在關係中成長,結果令人興奮。參加這專為職場弟兄而設的全人成長小組門訓課程的組員靈命都得著更新,更有姊妹要求為她們舉辦相關的課程。

  其後我到溫哥華主恩堂事奉時,在英文堂舉辦此課程。二○○三年秋季推出首部份(即首三個單元)的中文課程,今年更完整地舉辦六個單元的課程:一.培養更有意義的禱告生活;二.建立更有味道的讀經生活;三.建立更合神心意的家庭和關係;四.建立真正謙卑的事奉生命;五.實踐傳福音和差傳的使命;六.建立工作的使命感。

  感謝主!今年的粵語全人成長小組門訓課程最令我鼓舞,不但是因為有五十位弟兄姊妹完成這三十一週的課程,調查更顯示,神使用此課程讓組員重新培養每日有意義的靈修操練;不少弟兄姊妹明白當父母的使命;不少組員的配偶看見他們在家中的態度改變而驚訝;每位職場中的組員都更新了他們的工作觀。

  在弟兄姊妹的鼓勵及美國(U.S.A.)中國信徒佈道會同工的支持下,本年年底將出版首部份的課程,與眾教會分享。其實已有多家溫哥華教會使用這課程,反應非常熱烈,因為此課程的重點是以小組方式培養願意承擔與交託的禱告伙伴,並作為靈修操練,所提供的反思資料都是職場信徒實際面對的挑戰。事工詳情請瀏覽「全人成長」網站,網址:www.totalgrowth.org


中國城市宣教的回顧與前瞻

張路加
播種者國際宣教協會中國事工部主任

 

  當今中國城市宣教事工正蓬勃興起和漸次展開。繼七、八十年代席捲中國農村地區、以草根階層為主要福音對象的家庭教會宣教運動後,又出現以中國城市為主要基地、以城市各階層人士為主要福音對象的宣教運動。

  十多年前,筆者根據對中國城市宣教事工的實地了解和觀察,提出第三工場的宣教學觀念,為要更清晰地勾畫城市中以大學生、知識分子及專業人士為主要對象的宣教群體。

  據筆者初步觀察,中國城市宣教運動至少發展出三種較為典型的模式,即以城市知識分子及專業人士為教會主要服侍對象的北京模式、以集合多個教會片區(註)作整體策劃及差派工人前往各處開荒拓植的溫州模式,以及綜合工商界、職場人士及民工基督徒為混合體的珠三角模式。當然,上述的歸納非常粗略,在許多地方,有些模式是重疊或屬其他類型。中國城市宣教運動正以各種方式,在不斷因著都市化而日趨龐大的中國城市人口中發展和壯大,結合基督徒熱切的福音和文化使命,愈來愈顯出它的強大影響力和生命力,也在為真正的和諧社會、和睦家庭、和平人際作出鉅大貢獻。

  十多年來,筆者參與事奉的播種者國際宣教協會透過城市宣教策略分析研究、城市各階層福音工人的培訓及神學裝備、巡迴各處的城市福音佈道及專題講座、協助舉辦各類營會,以至提供各種教牧咨詢、代禱、輔導等,與中國城市的教牧同工及其他相關的海內、外福音機構一起配搭,默默地在這廣大的宣教工場上耕耘、撒種,一同見證主的奇妙作為。我們將自己定位為中國教會的協助者、國內各項宣教事工的輔助者,以及連接海內、外教會信息、資源及促進彼此學習交流的互助者,也參與中國的英語教學、孤兒院、養老院等社會關懷事工,一方面幫助西方基督徒在中國實地參與他們力所能及的服侍,同時也透過這些作福音預工。詳情請參閱我們的網站,網址:www.sower.org


柬埔寨城市宣教

利志強
普世基督徒關懷差會總幹事

 

  柬埔寨是充滿苦難、滿有福音需要的國家。當地本來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惜經歷了三十年的內戰,成為殺戮戰場,奪去約三百萬人的寶貴生命。歷屆政府壟斷大權,暴力充斥,文盲率高,戰爭時埋下的地雷亦造成大量傷亡,令當地受到嚴重破壞,兒童甚至被迫長期靠撿垃圾維生。但神愛柬埔寨,我們於一九九七年在當地展開福音工作,並於二○○三年成立普世基督徒關懷差會,我們的使命是「全人福音,普世關懷」──以全人福音服侍這世代的人,藉著耶穌基督的愛,關懷及幫助這些充滿苦難及貧窮的國家。

  我們的異象集中在湄公河(Mekong River)流域的中南半島。由於柬埔寨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位於中南半島南面,東面接鄰越南(Vietnam),北面為老撾(Lao),西面為泰國(Thailand),與週邊國家的關係相當密切,成為湄公河流域國家的門戶,更是容許宣教士自由入境工作及建立教會的國家,故差會總部設於柬埔寨,作為傳福音據點。我們認為,在傳福音及建立教會的同時,亦需關注對象的肉身需要,並以基督的愛關愛他們。在現今多元文化的環境下,我們更應以多元方式將福音有效地傳開。我們將事工分成四個單元──植堂、教育、醫療及扶貧。現時工場共有七家教會、五家學校、一家孤兒院、一家外展中心、一家免費綜合診療所和流動醫療服務,以及一家職業訓練中心,同工逾二百人,服侍對象逾二千人。

  我們期望以柬埔寨的宣教模式向中南半島其他國家伸延,拓展更多新的福音機遇。


香港國度禾場事工

歐陽梁雪明
香港屯門基督恩典教會主任牧師、國度禾場事工創辦人

 

  國度禾場事工的異象是:我們要看見這一代完成大使命,藉著多元化的事工、網絡結盟、外展宣教,並推動策略性禱告,為榮耀新郎/君王耶穌預備道路!自一九九五年起,我們在香港屯門區(編案:香港位於新界的新市鎮,居民普遍生活艱苦)陸續成立基督恩典教會、美門書坊、恩典社區服務站、基督教會愛屯門網絡,並參與和帶動香港十八區福音遍傳運動、香港基督教會合一禱告祭壇,以至香港24-7禱告城牆的發展。

  我們的夢想不再是建立甚麼輝煌耀眼的事工或堂會,乃是集中投放所有資源、人材、精力,以成全父神對萬國萬民及歷世歷代的夢想:各方、各民、各國、各族得進入祂的救恩!

  屯門區一如其名,是屯兵之門的軍事重地;在地理位置上,則是極具策略性的「門戶之門」(gate of gateway),也是與元朗和天水圍三區一起打開中國南大門的關鍵區域!雖然如此,過往屯門一直被視為問題社區,無論是家庭、青少年問題等,都是比現今天水圍更嚴重的重災區!在屬靈上,屯門也被人稱為福音沙漠,是基督徒人口比例最低的黑暗社區!多年前很多人說:「若屯門能夠改變,其他區哪有問題?」主把我們一群無學小民帶到這裡成為首個訓練基地,實非偶然!

  今天有幸蒙召處身屯門區,相信自有主給我們創世以先榮耀的揀選和命定!短短十多年,靠著神的恩典和大能、聖徒不息的禱告,以及眾教會願意謙卑走在一起、合一禱告尋求神的面,並同心攜手、努力不懈地作工,今天的屯門竟被喻為城市轉化的示範單位!香港警務處的資料顯示,當香港整體罪案率由二○○五年的77,437宗上升至二○○六年的81,125宗,升幅達5%,但屯門區的罪案率則由二○○五年的4,925宗降至二○○六年的4,625宗,跌幅為5%(參香港警務處網站,網址:http://www.police.gov.hk/hkp-home/chinese/statistics/index.htm)。另外,屯門區更於同年獲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香港首個安全社區,並於二○○七年慶祝香港回歸中國十週年的區旗設計中榮獲冠軍。當年在政府帶領下,十字架的旌旗到處高舉,就連廟宇門前也揚起十架的旗號!這是屬靈上的突破,相信我們將陸續看見城市轉化的進程!追溯歷史,屯門區想必也是為神國度興起基督軍兵的屯兵之門,是過往眾多西方宣教士等候推動差傳的基地,因此我們相信,屯門區將是預備和差出眾多未來戰士的戰略社區!最黑暗的地方也最需要我們彰顯神的榮耀和大能作為!香港全城轉化,指日可待!小人物竟可為主做大事,全是恩典!昔日全香港最黑暗的地區已成為今天最經歷神恩典和大能的地區!願神使用香港成為亞洲的安提阿,以及列國城市轉化可循的先例!願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充滿全地,好像水充滿海洋般(參哈二14)!


註:

  片區是中國大陸家庭教會的專用名詞,特別是溫州地區,當地共有十一個大片區。該名詞現在愈來愈被海外從事中國大陸事工的教會及同工熟知。

 

分類:城市宣教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七三期,二○○九年八月號,第八至十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