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華人宣教經歷

吳振忠、溫淑芳
德國漢堡華人基督教會牧師、
香港華人基督會差派宣教士

 

有一種愛

  宣教士放下自己熟悉的環境、社群、語言、文化,放下摯愛的親友、在其中成長的教會,放下自己的職業、位置,跑到陌生的國家、文化、社群中傳福音,原因應該只有一個──就是聽到神的聲音、順服神的呼召,懷抱神的愛和看神眼睛所看的,靠著聖靈的帶領踏上工場,就是這麼簡單。

  是否能建立教會?新建立的教會是否能像香港、臺灣、北美的教會一直增長?是否能蓋自己的教堂?是否能經濟上全數支持宣教士?是否能多聘教牧同工來分擔事工?這不是宣教士的呼召,這是一個企業項目的計算、一份工作的評估;當日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翟輔民(Robert Alexander Jaffray)、古約翰(Johnathan Goforth)、伊利克.亨利.里達爾(Eric Henry Liddell)等人來華的時候,沒有這些估量,有的只是從基督來的愛所燃起的熱心。如果我們只在今生有指望,我們比眾人都可憐;如果我們看「宣教」是一份工,我們會是最可憐的「打工仔」。

福音站、育幼所、宣教的教會

  二○○一年初踏上德國(Germany)這片土地,第一站是漢堡(Hamburg)。德華福音友會(Freundeskreis für Mission unter Chinesen in Deutschland, FMCD)的葛忠良牧師、葛華白蘭師母(Rev. Siegfried and Elizabeth Glaw)是我們的督導、前輩。他倆在臺灣宣教十二年,一九八七年返回他們的祖國──德國,做的仍是宣教工作──向華人傳福音。這兩位「老德」示範了跨越文化、融入華人中間的宣教事工。

  我們兩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德國向華人傳福音,也經歷了文化的跨越;第一個要跨越的是所在地──與德國人的文化差異;第二個要跨越的是德國的華人及信徒群體的文化差異。華人在德國分布頗為分散,人口流動性大;大多來自中國大陸,少數從臺灣、香港、越南(Vietnam)而來;大學生、學者佔大多數,來工作、經商的佔少數。這幾個因素加起來,形成了德國的華人不像香港的教會般大多有成熟穩定的信徒領袖作班底,福音事工要從開荒期做起,而且開荒了之後,招聚了慕道友,受洗歸信之後,不久也因工作、畢業等因素離開德國或所在城市。我倆初抵達時,大家給我們心理準備──在德國不容易聚集穩定的基督徒群體,建立教會可能更遙遙無期。

一.福音站

  我倆因此懷著做「福音站」的心理準備,由我倆的母會(香港華人基督會)差派、德華福音友會管理、漢堡華人基督徒團契接納,開始在德國漢堡的宣教服侍;就是說,可能這事奉長久只能做到搶救靈魂的福音站(救生站),非信徒在此地聽聞福音、歸信耶穌以後就會離開,我們沒有機會繼續去哺育這些屬靈的嬰兒,沒有機會繼續牧養、訓練他們,沒有機會與他們一同建立教會,我們也願意。我倆在漢堡開始宣教時,漢堡華人團契有七位信徒,幾位慕道友。從二○○一年開始,最初的三、四年,「福音站」的功能非常明顯,每年都在送別弟兄姊妹(內中不少是信主以後參與事奉的執事)。

二.育幼所

  當我們經過開荒期的摸索,漢堡團契的事工站穩了,信徒人數逐漸增加,參與事奉的信徒人數加多,信徒的屬靈生命慢慢成長;漢堡的事奉好像從單純的「福音站」加添了「育幼所」的功能;信徒在漢堡敬拜、學習真理、團契關顧、傳揚福音幾方面都在學步、成長。雖然幼嫩,不免跌跌撞撞,但卻是熱心活潑。

  在二○○三年,我們應不萊梅(Bremen)團契的邀請,每月一個週六去幫助他們;後來人數逐漸增加,改為每月兩次,及後每個週六都到不萊梅作宣教的事工。開始的時候,不萊梅團契主要是週六查經聚會,人數不穩定,少至三位,多至十多位參加者;當我倆與不萊梅團契的弟兄姊妹交通、禱告後,我倆對不萊梅的負擔清楚了,便開始在漢堡與弟兄姊妹並執事會分享異象、一起禱告,並邀請漢堡的弟兄姊妹作為姊妹團契與我們同心、同工去關顧新的工場,並支持、差派我們出去。到二○○六年,不萊梅團契開始發展穩定,進入「育幼所」階段,我們應呂貝克(Lübeck)查經班的邀請,開始每週到呂貝克派單張、帶查經;加添這個新的宣教點,我們還是以分享異象、禱告、邀請支持為起始點;這次支持、差派並代禱的團契是漢堡加上不萊梅。呂貝克是個比不萊梅更小的城市,華人以學生為主,人數更少、流動性更大,我們也是懷著「福音站」的心情開展事工,耶和華果然成就大事,祂幽默地讓我們再一次經歷「福音站」的艱辛和祂的恩典。

  二○○八年,憑神恩領並多年的禱告、準備,漢堡華人團契正式向德國政府註冊為漢堡華人基督教會。教會成立的原因是看到神賜下得救的人數,雖然人口流動性仍大,但經過幾年穩定的「儲蓄」,在漢堡教會信主、成長、穩定聚會事奉的人數增加,信徒金錢奉獻的信心和靈命成長穩步前進。

  二○○九年,我倆接受基爾(Kiel)查經班的邀請,開展了第四個宣教點的服侍;二○一一年,接受漢諾威(Hannover)團契的邀請,與哥廷根(Göttingen)的陳欣懿牧師夫婦共同牧養,也是我倆的第五個宣教點。

三.宣教的教會

  我們從初到漢堡,以至不萊梅、呂貝克、基爾、漢諾威的宣教事奉,我們從領受異象開始,禱告、分享異象、邀請支持、同心參與,邀請教會(香港母會的弟兄姊妹)和我們牧養的華人弟兄姊妹(我們的屬靈兒女)一同參與。為甚麼?因為宣教不是可有可無的事奉,不是富有強盛的大教會的專利或責任,而是每一位信徒從神領受的使命。特別是在德國的華人信徒,大多都是宣教士向他們傳福音;以前是葛牧師那一輩的西教士,現在是從香港、臺灣、北美差派來的華人宣教士。故此,從第一天起,在漢堡的就職典禮上,我倆分享蒙召經歷、分享異象的時候,我們就強調宣教的教會之願景;如果有一天漢堡能成立教會,漢堡理應是個宣教的教會。

短宣隊

  感謝主!事實上,從第二個宣教點不萊梅到呂貝克、基爾、以至漢諾威,我倆都不孤單;支持我們、為我們代禱、與我們同工的弟兄姊妹愈來愈多。每逢在一個新的地方開荒,漢堡、不萊梅的弟兄姊妹積極熱心的參與,成為我倆強大的支援;平常的禱告、關心、奉獻支持,以至辦大型的外展佈道活動,如迎新會、聖誕聚會、新年聚會、燒烤會等,我們的弟兄姊妹跟著我倆,把聚會須用的物資,如儀器、材料、食物、禮物,或人力資源如技術支援、詩班,甚至整臺的話劇演出,速遞到新的地區。我們按著個別地區的需要,組織弟兄姊妹成為機動的短宣隊,彼此服侍、互通有無,同心協力地與我倆配搭事奉。有人參與短宣是派單張及邀約新朋友;有人做菜及炒飯送過來;有人包辦話劇的音效、道具;有人負責唱詩歌、演話劇;有人負責開始的接待及布置,散會後清理場地、打掃衛生。

  歐洲跟香港有一段很遠的距離;從香港來一次德國不容易,時間和金錢的付出挺大;操粵語的信徒用華語傳福音也有難度,香港跟德國華人(中國大陸)慕道友對信仰的疑問和追尋的心路歷程迥異;我們很早就發現不能完全倚賴香港來的短宣隊,要鼓勵帶動本地的信徒參與差傳,成為宣教隊。我們的短宣隊雖然幼嫩,但都甘心樂意事奉,不單在事奉過程中有成長,更多地經歷神的大能與奇妙、與神同工的幸福,更因他們被神的愛感動,看到華人同胞的福音需要,願意多付出、多獻上一點。

漣漪策略

  在德國華人宣教事奉中,我們以一個地方為基地(漢堡),專心致志,以微小的資源開始,傳福音、建立群體,打好信徒的根基(整全的福音、健康的教會生活、正確的基督徒價值觀、責任感與使命感),分享異象、累積經驗、匯聚力量,帶著教會整體的支持和祝福,帶著宣教小隊,向附近地區出發;重複「傳福音──建立群體──打好根基──分享異象──重新出發」的過程。在過程中不斷在神面前更新異象、總結與反省;宣教的事工好像投出一顆小石,宣教的異象和動力好像漣漪一圈圈的漾開傳遞,不斷前進。

結語

  我們看到神的恩典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倆和弟兄姊妹的獻上,比起來華宣教士的付出犧牲,當然有天壤之別。可是,我相信與前輩宣教士一樣,我們經歷了「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參亞四6)。

 

分類:跨文化宣教宣教士見證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九○期,二○一二年六月號,第三十至三十一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