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著宣教鉅輪繼續邁進

王寶星
馬來西亞基督教衛理公會砂勞越華人年議會宣教部幹事

  在歷世歷代中,神差派許多聖徒到未聞福音的族群宣教,以至我們的祖先能聽見福音。

  一百六十年前,即一八四七年,神感動美國(U.S.A.)衛理公會,差派耶德遜.韋特.柯林斯(Judson Dwight Collins)和結婚才兩天的懷特(Moses Clark White)夫婦,從波士頓(Boston)出發,經過四個月二十天,走了一萬九千三百多公里的航程,於九月七日抵達中國福建省閩江口岸,船沿江直上,三天後抵達福州。懷特的妻子不久就生病,九個月後去世。柯林斯工作兩年半後也患上重病,不得不回美國,不久也去世。美國衛理公會首四年派了十二位宣教士到福州,但到了第七年,即一八五四年,十二位宣教士有三位已死,七位生病回國,只留下兩位在福州。起初十年共有十六位宣教士到福州服侍,因病回國和返回天家的超過一半,可謂傷亡率高、效果很小。差兩個月就到十年時,才有一人——陳安在福州天安堂受洗。不可思議的是,一百年後的一九四七年,天安堂慶祝衛理公會來華宣教一百週年時,衛理公會在中國大陸已有十個年議會,會友逾十萬。正如《聖經》所說:「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宣教士的付出孕育了中國大陸的衛理公會。

  滿清末年,義和團事件導致中國不安寧,民不聊生,許多宣教士被殺害。福州衛理公會的黃乃裳傳道以基督博愛的精神和利他主義的意念,決定為鄉民開闢新的生活途徑。 一九○○年四月,他透過在新加坡的女婿林文慶博士的介紹,得以南下馬來西亞砂勞越(Sarawak, Malaysia),並與當時的英國(United Kingdom)統治者砂勞越王二世查理斯.布律克(Charles Brooke)簽訂墾荒條約,回國後即宣布並招募同鄉南來砂勞越。神引導黃乃裳親自帶領535人於一九○一年三月十六日抵達詩巫(Sibu)。他前後引來三批移民,共1,118人,詩巫因此有了「新福州」的稱號。在1,118名移民中,三份之二是美以美會(衛理公會)會友。第二批移民在砂勞越詩巫新珠安(Sungai Merah)上岸,第二天主日就在新珠安省岸邊舉行崇拜,當天有十二位未信者決定信主並接受洗禮。基督徒移民就這樣建立了砂勞越首家衛理公會的堂會——新安堂,因此這塊土地開始出現衛理公會的會友。

  兩年後,即一九○三年,神又差派美國宣教士富雅各(James Matthew Hoover)到詩巫。他是首位到砂勞越的西方宣教士,大大改變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帶來發電機、碾米機、單車、橡膠種子、製冰機、馬達船、鋸木圓鋸、無線電收音機,並建立當地第一家女子學校,為拉讓(Rajang)流域帶來文明。

  從一九○三至一九八○年約八十年間,逾一百五十位西方宣教士曾到砂勞越服侍。有些影響深遠,如畢理夫人(Mrs. Pilley)建立了福兒院(編案:即兒童院),五十八年來服侍了七百多名不幸的小孩;有些辦學校和診療所,服侍不同時代的砂勞越人。我小時候有一次參加報佳音活動,看見一名西方人拿著用蠟燭燃點的燈籠,他不但懂華語,還懂粵語,留下深刻印象,他就是英籍的賀金森牧師。

  大部份宣教士默默付出,有些無人認識,也從來沒有被紀念。然而那長長的宣教士名單提醒我們,許多西方宣教士付出了代價,才能建立社會和教會。馬來西亞基督教衛理公會砂勞越華人年議會今天能有一百二十五家教會和八萬多名會友的規模,當然不能忘記西方宣教士的貢獻,也是移民先輩的勞苦和敬虔的果實。

宣教部簡史

  馬來西亞基督教衛理公會砂勞越華人年議會宣教部成立於一九八四年年底的年議會,並於一九八五年正式運作。起初的工作為協助和關心沙巴(Sabah)衛理公會宣教事工、關心砂勞越的伊班族(Iban)教會、發展砂勞越新的福音工場,以及收集和提供宣教事工資料。

  其後數年,宣教部增設的工作包括定期舉行宣教訓練會和培靈會。一九九○年開始訂下七月為宣教月;同時關心木山營、佈道所、衛理神學院短期宣教學校、西馬(West Malaysia)的東馬團契(為在西馬讀書和工作的東馬信徒而設,由東馬教會關心)、海外東亞教會,並於澳洲(Australia)各大城市拓展教會事工;一九八九年支持沙巴宣教區於一九九○年變為沙巴宣教議會,二○○五年升格為臨時年議會。

  一九九七年年議會時差派第一位駐於海外異文化群體的宣教士,開始差派宣教士的里程。

異象宣言

  遵行基督所託使命,同得海外未得之民。

目標

  一人一生獻一年;一堂十年獻一人;百位海外宣教士;彙集人地傳福音。

  我們期望每年至少差派五位長期宣教士。一九九七年差派第一位宣教士,至二○○八年已差派了二十九位,四位因事故撤離工場,目前有二十五位在工場上;二○一○年目標為差派五十位宣教士,二○二○年目標為一百位。

宣教方向/策略

  1. 以「10/40視窗」為重點工場,二○一○年擴展至「40/70視窗」(歐洲)。

  2. 事工重點為群體認領、社區服務、《聖經》翻譯、開荒植堂、工人訓練。

  3. 集中人、地和經費,按照宣教士的恩賜和工場的需要來差派,建立有效率的宣教士團隊。

  4. 只差派和支持具本會會籍的宣教士。

  5. 以差派人為本,支援軟體,不支援硬體建設,除非與本會宣教士的工作有直接關係。

  6. 直接差派或通過差會差派宣教士。

  7. 透過文字和影音推廣宣教教育。

  8. 透過宣教營會、短宣隊、短期宣教、神學院短期宣教課程,以及開辦宣教科等方法培育宣教士。

二○○八年主要事工

  1. 支持二十五位長期宣教士和十二位短期宣教士到七個工場服侍。

  2. 安排二十五支短宣隊到海外工場體驗跨文化宣教事工。

  3. 派牧者到東亞教導和培訓當地傳道和義工。

  4. 製作有關本會宣教工場的光碟供教會播放,以認識宣教士和工場情況,同時編印有關工場和族群七天代禱事項的小冊。

  5. 舉辦「探索基督心腸之旅」營會,讓參加者在模擬的情況下體驗宣教歷程。

  6. 與詩巫衛理神學院配搭,於二○○九年開辦宣教科,培育有志宣教者,儲備宣教士和述職宣教士。

  7. 安排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幹事和同工今年三月於傳道師學校教授「挑戰視野」宣教課程,並贈送教師本和學生本給所有參與的牧者,同時請每位牧者在所屬堂會教導此課程,可在宣教月每週教一個單元(1.5小時);或在宣教週的四晚(週二、三、五、六)教;或納入青少年和成人主日學課程中。

  宣教事業的先賢先聖推著宣教鉅輪一路走來,讓我們得聞福音。現在我們繼承宣教使命,負起推動宣教鉅輪向前繼續邁進的責任,不保留、不後退、不後悔(No reserve, no retreat, no regret)。

 


Pic 1: 全體教牧參與「挑戰視野」宣教課程

 

分類:堂會與宣教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六九期,二○○八年十二月號,第二十六至二十七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