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宣教事工需要人力和策略

陳建安
渥太華華人宣道會代主任牧師

  教會重視宣教,因為這是神的吩咐(參太二十八19)。
  教會重視宣教的迫切性,因為這世界的終局已經近了(參彼後三9、10)。
  教會重視差派宣教士,因為這是教會的責任(參徒十三2、3)。

  教會需要有資源和策略去宣教。財力和人力是兩種最重要的所需資源。本文主要討論人力資源及策略,希望能提供一些建議,供華人教會參考。

宣教的人力資源

  教會要做宣教事工, 需要兩種不同的人:差派者和被派者。差派者主要留守在教會裡,而被派者則去到宣教工場。

差派者

  差派者明白宣教事工的理念,這包括宣教的核心價值、基本概念、迫切性、代價犧牲以及宣教帶來的祝福。他們也了解事工的運籌,包括不同類型的宣教工人、教會的資源,以及如何配對資源與宣教工場。如果教會屬於某差會,差派者更需要明白差會的政策和做事的方法。

  差派者為教會作出重要決定。透過禱告、神的話、其他信徒以及環境的認知,他們被聖靈引導,去計劃、組織和統籌宣教的活動, 並且作出各種決定。他們鼓勵會眾去支持宣教。他們辨認出宣教士的人選,並且鼓勵、支持他們,並差派他們出去工場。他們認識宣教士,又知道工場的需要,把人材和需要配合起來。

  由於差派者掌有職權,因此他們特別需要謙卑地服侍,不能被驕傲所驅動。《彼得前書》五章三節說:「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他們是要以僕人的態度去事奉。他們關心宣教同工,並會探訪、鼓勵和支持他們。

被派者

  第二種是被派者。在理念方面,他們也要明白教會宣教的核心價值、基本概念、迫切性、代價、犧牲以及宣教帶來的祝福。在運籌方面,他們了解自己、自己的恩賜、性格、長處和弱點以及限制。他們認識神、神的話、神的旨意。被派者在承擔任務之前已了解到環境和難處。他們的工作可能會很孤單,甚至要「與浴室裡的一隻蜘蛛成為朋友」[簡國慶牧師憶述他初到蒙特利爾(Montreal)時經歷的故事1 ]。

  他們先了解宣教工場的需要。然後等待、裝備自己、祈求指引,並甘心、順服地去事奉。他們知道自己的恩賜,並在宣教工場加以運用。他們與差派者緊密合作。

  他們有受教的心,願意接受訓練,受差派去事奉。他們謙卑地服侍,特別是在困難的環境下,以及在充滿挫折和失望的情況中。他們是教會的榜樣。他們的目標不是要產生果效,不是成全完美主義,也不是要成就更大、更快、更多的事工,而是要拯救靈魂,帶領人靈命成長,與神有好的關係。

宣教的策略

  如果宣教事工要有效, 教會就需要有資源和策略。教會定下策略,要了解宣教的環境:一.宣教同工的類型,二.宣教工作的類型,以及三.不同的宣教工場。

一.宣教同工的類型

  被派者基本上可分為兩類:由教會或差會完全支持生活所需的(例如使徒彼得)以及織帳棚的(例如使徒保羅)。根據克理斯蒂(Christy)2 3,織帳棚的定義是「在國外一面從事某種受薪職業、一面見證基督」。

二.宣教工作的類型

  宣教工作的類型除了以宣教為全時間任命之外,還有起碼三種類型可供信徒和教會領袖參與:

  (一)短宣(二至四週):這類工作包括工場調查、探訪宣教士,或是在神學、查經、兒童事工等課題,以及電腦、烹飪等興趣方面提供培訓。這些短宣工作能幫助和鼓勵宣教士,同時也讓參加者有機會認識工場,也許他們會成為該工場未來的同工。任何願意服侍及有恩賜的基督徒都可以參與。

  (二)中宣(三至六個月):這類工作包括支持宣教士,在宣教士回國述職的期間暫代職務,甚至牧養信徒。參與者包括了織帳棚者,接近退休或已經退休的資深基督徒。

  (三)長宣(可達兩年)不斷或間斷:這類工作包括暫代職務和牧養。參與者包括了織帳棚者,接近退休或已退休的資深基督徒。

三.不同的宣教工場

  宣教工場廣大遼闊,所以我們要以闊廣的眼光去看宣教工場。它包含了廣大範圍的事奉:牧養、講道、教導、門徒訓練、扶貧、照顧窮人和病人, 甚至提供不同興趣的培訓。無論文化異或同,距離近或遠,例如華人宣教士向海外華人的宣教,也應被視為宣教工作。

  既然宣教並不局限於往遠方或不同的文化族群中傳福音和外展,教會也應考慮在我們自己的城市向一些特殊群體宣教。在我們的鄰里接觸他們,比在他們自己的國家容易得多。這裡是沒有語言和政治上的限制,文化的限制也較少。

提供策略方案的最佳實行方法

  渥太華華人宣道會(下簡稱渥宣)於一九七三年成立,到現時會眾人數約為五百多人。渥宣差傳事工始於一九七八年,差傳基金從開始時的每年幾千元增加至現今超過二十五萬元,約是總預算的25%。渥宣一直大力支持宣道會環球基金,並固定支持個別宣教士、機構和神學教育。

  渥宣設有一宣道使女小組, 已有多年。 這些姊妹定期聚會,為宣教士籌款,不斷為宣教士禱告,常常用書信、聖誕卡等方法鼓勵並支持宣教士。

  渥宣的差傳部定期邀請宣教士前來在每年一次的差傳年會和每年兩次的差傳之夜聚會中分享。渥宣也舉辦了許多短宣隊。其中有些由牧師領隊,有些由教會成員發起,另一些是與其他教會合作。教會也為短宣提供有限度的財務支持。

  教會如要善用有限的資源去培育同工承擔宣教的工作,必須採取一個平衡的做法。這三十多年來,渥宣在宣教事工的運作上, 發現了一些比較算為最佳的實行方法:

  一.成立宣教事工委員會,討論、規劃和研究策略。

  二.為宣教事工制訂策略方案。

  三.根據策略方案選擇和採納若干個宣教工場。要集中火力,用有限的資源,為宣教工場提供財務支持。

  四.設立宣教基金,支持培訓神學生承擔未來的宣教工作。

  五.激勵和鼓勵會友參與各種宣教活動(短、 中、長宣),並提供財務支持。

  六.舉辦宣教年會和差傳之夜,邀請宣教士前來分享。

  七.建立宣教士支持小組,例如宣道使女。

  八.與其他教會協力合作,合資共同支持所選定的宣教工場和團隊。這甚至可以是其他城市的教會。

  希望本文能在人力資源和策略上提供一些意見, 讓華人教會作參考, 作出更有效的宣教事工, 榮耀主名。

  1. Gerald Chan: The 2005 Chinese European Field Forum Report. Feb 2005.

  2. Wilson, J. Christy: Today's Tentmakers (Wheaton, Ill.: Tyndale House, 1980).

  3. Cheung, Eileen: Preparing Tentmakers for a Creative Access Nation.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1999).

圖片:


Pic 1: 宣道使女小組與宣教士合照


Pic 2: 粵語堂弟兄到中國教神學


Pic 3: 英語堂年輕會友到墨西哥短宣

 

分類:宣教策略堂會與宣教長宣短宣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三○一期,二○一四年六月號,第二十一至二十二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