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受限制下的宣教策略
胡志雄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香港差會執行幹事 |
在宗教受限制的地區宣教,我們一般稱之為「創啟地區宣教」。顧名思義,在這些地區宣教,必須具備極佳的「創意」。不但宣教士,就連差會、教會及神學院也須具備這種「創意」,建立「立體鐵三角」,才可以屹立不倒地成為黑暗世界的明亮燈臺。可惜在過去的一些日子,我們看到的多是差會與宣教士的無限創意,卻鮮見教會及神學院的配合和參與。
五大模式轉移
思想模式決定行為習慣,面對宗教受限制和後現代思潮下的宣教策略,教會、差會、神學院及宣教士必須有思維上的模式轉移。
一.教會模式的轉移
以往教會和差會派出的宣教士,均以開荒植堂為主,建立教會就是築起一家座堂教會。但是在宗教受限制的地區中,信徒根本不能公開表露自己的身分,更遑論建立一家傳統的座堂教會舉行聚會和敬拜。近年來已有不少差會從建立座堂教會的思維,轉移為建立門徒群體的思維,這是可喜的現象。教會和宗派差會亦應放棄以建立自己的堂會和宗派為目標的策略,變成建立門徒群體履行大使命為目標的策略,努力培育信徒成為具有大使命的信徒,就是能使萬民作主門徒的使命群體。
二.差會模式的轉移
愈來愈多在創啟地區服侍的差會均進行「去差會化」或「公司化」,即是沒有差會稱號的差會,這是十分可取的策略。可惜在改變名稱的同時,事工運作的模式卻沒有多大轉變,不外乎是圍繞著教育、醫療、扶貧、救濟等慈善工作。其實很多創啟地區都有無限商機,可惜華人教會普遍未能接受「商宣」(以商業作為宣教平臺)的差會。殊不知在一些創啟地區開餐館、美容院、按摩針灸院等,都是非常有效接觸人群的方法。此外,不同差會、同信仰的慈善組織及商界之間,亦應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網絡,使宣教的模式更靈活多變。
三.神學模式的轉移
當服侍創啟地區的座堂教會變成門徒群體,差會轉化為公司,神學院也需進行「去神學院化」而成為「學院」。在創啟地區服侍,宣教士拿著一家大學或學院的畢業證書或文憑,即使是基督教背景的大學或學院,也總比拿著神學院的證書好,這是顯而易見的。雖然許多神學院已開設夜間課程、網上和遙距課程,有些神學院甚至已將宣教系改名為跨文化研究系,供宣教士和有志成為宣教士的人報讀,但始終不及全時間課程和可與教授對話的常規證書或文憑課程。宣教士申請入境簽證時,也可名正言順地申報接受裝備的時間,而不怕受當地政府刁難。另一方面,宣教士亦可接受充足的裝備,在工場中為主作見證。
四.宣教模式的轉移
在創啟地區服侍,宣教士雖然不能用傳統的方式佈道,但建立關係或友誼佈道是最有效的宣教方式,教會和神學院應多裝備及鼓勵信徒實踐,而宣教士更應在這方面多下苦工。亞洲許多創啟地區如中國、印度(India)、印尼(Indonesia)、馬來西亞(Malaysia)、越南(Vietnam)、緬甸(Myanmar)等,均有為數不少的信徒,當中也不乏華人信徒。宣教士及差會不應只把這些國家定位為「接受」外援的群體,而不教導及鼓勵信徒在當地「施予」。宣教除了前線開荒、佈道,亦需動員後方及當地友好群體參與,宣教士及差會與當地信徒群體應建立「伙伴」關係,方能眾志成城地早日完成天國的使命。
五.實用思維的轉移
華人教會參與跨文化及創啟地區宣教,最大的障礙是「太實際」。宣教固然有許多實際的問題要解決及處理,但我們常常計得太多,算得太盡,以至思考和討論了很久,仍然裹足不前。教會考慮宣教經費時,往往著眼於如何以最少的支出,得到最大的回報。差會甄選和差遣宣教士時,常常執著於如何在可控制的範圍內,有效地監督宣教士和工場。宣教士考慮工場及差會時,大都關注如何以最少的時間、最多的支援前往工場。我並不否定及抹殺上述各項考慮的因素,只是在計劃之餘,我們需要「留白」,讓聖靈作工及引導。
釐訂宣教策略五要點
有了以上的思維轉變,我們在釐訂創啟地區的宣教策略時,才能有更大的創意和發揮空間。普世華人教會無論在財力和人力上,都蒙神大大的賜福,只要我們能同心協力,看別人比自己強,必能為擴張神的國度作出貢獻。不過在釐訂創啟地區的宣教策略時,我們得注意以下五點:
一.參考別人的經驗
參考別人的經驗也包括參考前人的經驗。華人教會參與宣教不過是短短三數十年的事,實在有許多地方需要向已有幾百年宣教歷史的西方教會學習。我們需要細心分析、反覆思考,不亢不卑地評價西方教會的經驗。雖然時代、文化及境遇不同,但人的生老病死、宣教士的入職、甄選、出發、述職、退休,都是宣教士的生命和事奉歷程的必經階段,西方差會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及借鑑。
二.網絡關係的建立
現在的宣教已不再是單打獨鬥式,而是講求團隊和建立網絡關係。如前所述,建立網絡關係並不限於宣教士之間、差會之間,也包括差派宣教士的教會及當地教會、福音機構、基督教非牟利組織、基督徒專業人士等,網絡關係越堅實,動員支援也越強大。當然這些教會、機構、組織和群體,要先有相同的普世宣教心志和異象始能成事。
三. 善用已有的資源
神賜給普世教會及華人教會極豐富的恩典,視乎我們如何妥善運用有關資源。許多時候我們感到缺乏,不是缺乏資源,而是缺乏清楚的異象,以及傳遞異象的媒體。試看二○○五年十二月印尼亞齊省(Aceh)的海嘯,當世人透過媒體看見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一張張悲傷難過的臉容,哪裡還計較甚麼種族與宗教的差異?他們都紛紛捐出金錢及物資。差會和宣教士必須懂得如何使用媒體,讓教會領受異象。教會選擇捐獻給哪家機構及奉獻用途時,亦應從全人福音的考慮出發。這些機構若能開放給宣教士,透過其服務達成全人關懷的目標,那更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四.靈活彈性的機制
靈活彈性不但是宣教士的必備條件,也是所有宣教群體和組織的必備條件。不同差會之間、差會與機構、神學院常常不能合作,是因為章程所限或章程沒有指引而告吹。在宗教受限制的地區宣教,教會及差會要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彈性,不能只按本子辦事。教會及差會在釐訂章程及宗教受限制下的宣教策略時,最好只提原則性和方向性的建議,而讓宣教士及歷史為我們驗證及評估細節。
五.風險管理與評估
華人教會因為「太實際」而窒礙宣教,並不等於他們善於評估和管理風險。相反,因為華人教會不擅長這方面,以至我們高估了風險而不作工,或低估了風險而招致失敗。我並不是風險管理的專家,但差會及教會在釐訂章程及思考在宗教受限制下的國家宣教的策略時,必須尋求政府及專業意見,制訂一套「危機應變指引」。這份指引最好也讓其他支持的教會及親屬知道,以至危機出現時,各單位能清楚自己應有的行動與該負的責任。
華人教會在宗教受限制下宣教仍是起步階段,盼望本文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引發更多討論與策略的釐訂,造福後進及未來的新生代。
分類:宣教策略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六五期,二○○八年四月號,第二十七至二十九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