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傳實驗在中宣

余雋瑞
香港中國宣道神學院副院長

 

  本文探討神學教育與差傳的互動關係,以香港中國宣道神學院(下簡稱中宣)參與中國宣教二十多年的經驗作說明。在教會傳統中的神學院,即使開辦差傳課程也不會實際推動差傳事工;而差傳機構雖設有宣教士職前訓練,但不會推動神學教育事工。中宣在回應中國禾場龐大和逼切的福音需要上作出一些超越傳統的動作,就是在學院設立小差會,差派畢業生進入中國事奉,並以神學培訓為主道。

  中宣創辦人兼首任院長趙天恩牧師以實驗態度從事神學教育,異象方面則以三化異象(福音化、國度化、基督化)為指導方向,目標是培養能在中國宣教及牧養的人材,故學院的名字訂為中國宣道(即宣教)神學院,英文更為清楚:Chinese Mission Seminary。起初的課程設計原則包含六大堅持,故此開辦的學位課程為期五年之久。另外,因應中國的呼聲處處,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一個月在香港上課,一個月到中國傳授所學。後來在實踐過程上遇到問題而需要調整,便把課程設計原則減至四個,修讀時間縮短至四年。

  我在中宣教授神學和宣教學,並負責安排中國宣教事工。牧會期間,我曾到教會推動差傳,以短宣隊方式關懷和支持遠方的宣教士,並讓參與短宣的信徒看見禾場的需要,後來便有信徒蒙神呼召,獻身宣教。若要中宣的畢業生投身中國宣教,在學階段便不可缺少到中國短宣的體驗和操練。我亦有參與差會董事會,認同「差傳鐵三角」的模式(即宣教士、差會、教會三者配搭互動),將宣教引入神學教育的過程中便不知不覺地擴充至「差傳鐵四角」,神學院也加入為差傳配搭互動不可缺少的單位。

短宣的實驗

  中宣每年舉行兩次短宣,分別為冬季十二月及暑假七月的二至三週,每次約八至十隊到中國服侍。起初主力培訓農村家庭教會的信徒同工,現在已多元化地接觸不同群體,如山區少數民族、工廠民工、城市的知識分子等。藉著定點長線差派短宣隊到中國服侍,也能促進伙伴教會團隊的成長和裝備,一同發展和認領一民、一廠、一城等宣教策略。除了一年兩次的短宣實習,後來亦為有中國宣教呼召的神學生提供進一步的實踐體驗,加入「中國培訓小組」,週末到鄰近深圳的工廠點及培訓點作為期一學年的實習。

認領一民的實驗

  一九九一年,第四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推介中國未得之民的異象後,中宣的短宣隊便開始探索邊疆省份的少數民族。一九九四年,中宣和一家北美教會合作認領南方一個少數民族,作長線的「認領一民」事工。蒐集了足夠的少數民族資料後,我便在學院開設「少民宣教」一科,雖然是選修科,修讀的學生也不少,因為配合實地短宣體驗,趣味盎然。由於學院課程配合宣教工場,後來有兩位畢業生先後投身成為少民宣教同工。

  隨著異象傳給更多教會,不但有香港的教會一起「認領一民」,中國的教會也樂意一起配搭,形成更進一步的「聯包一民」策略,即「多方聯合承包一民」(Multi-Adoption Partnership, MAP),強調負責認領的多個群體,按彼此的恩賜負責不同工作,以避免重複和衝突,加強默契和合作。

  中國教會有回歸耶路撒冷的呼召和異象,要向絲綢之路的伊斯蘭教國家還福音的債,中國有十個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若要到海外的伊斯蘭教國家宣教,便須先在中國的穆斯林民族中摸索有效的宣教策略。主若許可,中宣可發展穆福培訓課程,與中國教會一同面對穆福的挑戰。

關愛民工的實驗

  城市化把大量民工從中國農村推向城市,工廠區成為他們聚居和工作之地,民工是城市最大的福音未得群體。透過一位香港基督徒老闆的邀請,中宣在一九九○年開始摸索工廠宣教事工,安排一位夜校門訓課程畢業生在深圳的工廠工作。當年的福音事工須低調進行,安排外省信徒在廠內工作和傳福音,工人信主後在宿舍或廠外作小組聚會。隨著經驗熟練及環境逐漸寬鬆,省外同工可安排在廠內接受《聖經》培訓一至三個月,比在家鄉農村培訓點更安全,從香港到廠內授課的老師更可節省交通時間和費用。

  時至今日,伙伴工廠已設有經常性的崇拜和查經聚會,以及全職牧人和宣教同工駐廠服務,家庭教會團隊也能在廠內、外配合,在廠內繁殖小組,在廠外發展家庭教會。為幫助農村家庭教會的信徒同工適應工廠環境及為主作見證,我們在二○○八年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工廠宣教培訓課程,教導他們如何在工廠與民工建立關係,並在廠內組織活動,然後傳福音、建立教會。

小差會的實驗

  我曾外借給中國福音會(創辦中宣的差會)數年,擔任美國洛杉磯(Los Angeles, U.S.A.)辦事處主任,帶動美國教會參與中國宣教。一位短宣隊員完成少民短宣,他把我引薦給教會差傳部,成為他們支持的宣教士。在美國的事奉讓我學習帶領一家小差會,並且憑信心籌款成為宣教士。二○○○年,我返回中宣事奉,發現有心志投身中國宣教的畢業生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差會而仍未動身。一對校友夫婦邊牧會邊等候了五年,才找到差會接納成為宣教士。為了幫助畢業生踏上中國宣教之路,我便把中宣的宣訓部變身為小差會,讓畢業生投身成為中國宣教士。

  第一位投身少民宣教的畢業生透過短宣聽到神的呼召,看見助學和醫療的需要。她邀請當地的醫科畢業生投身醫療服務,帶領一位姊妹信主,並讓她駐校提供學生健康教育,週末與學生回到村寨,尋找需要醫療服務的村民,以基督的愛安排他們得到適當的治療和藥物。在助學扶貧及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形成一家少民差會。第二位接任少民宣教的畢業生為這機構完成註冊手續,現已獨立運作。

  根據二○○七年中宣創校二十週年的統計,在歷年的233位畢業生之中,三十五位(15%)成為宣教士,其中十六位(7%)參與中國福音事工,前後共九位曾成為中宣的宣教同工。投身宣教及中國工場的比例尚少,求主繼續呼召和差派。

職場事工的實驗

  二○○五年,我經歷了一次事奉模式的轉型,以職場為宣教的禾場和建立教會的牧場。二○○七年獲學院和差會的認同,花上兩年半在中國專心探索和推動職場事工,剛在二○○九年十二月底完成實驗性的職場宣教事奉。我的心情和領受像探索迦南地回來的以色列探子,興奮地報告最新的中國職場情報:職場是流奶與蜜之地,亦是傳播福音、繁殖教會的應許之地。中國已出現使命工廠、商店、髮廊、餐館等,一些家庭教會團隊已醒覺傳統事奉模式的不足,認同職場新方向提供一條靈命與使命的新出路。最近探索的新方案是「使命商店一條街」,裝備及帶動教會的使命商人、廚師、美容師及理髮師等,在他們的工作間實現職場三化異象:「靈命使命國度化」、「職場職事基督化」、「華民萬民福音化」,帶著專業及救恩之道向不同社區進發,如工業區、商業區、大學城、住宅區等。當使命企業能走進大城市,甚至走出中國時,它可能成為復興宣教的「差傳鐵五角」!

結語

  上文回顧二十多年來我在神學院嘗試的宣教實驗,對作為神學教育工作者的我而言裨益不淺,讓我的神學反省更適切時代和中國的處境,也讓神學生嘗試一些宣教新策略,日後在事奉上能不斷更新和變化。

思考問題

  1. 何謂傳統的差傳鐵三角?它所忽略的對差傳有何重要性?

  2. 作者提出的差傳第五角是甚麼?對哪些地區或未得之民具策略性意義?

 

分類:短宣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七八期,二○一○年六月號,第十六至十七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