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工場上的合一與合作
林厚彰 國際事工差會東亞區總主任、 華福新加坡區委會主席、 新加坡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宣教部主席、 衛理公會宏茂橋堂執事 |
宣教士在工場上合一與合作是多層面的。這可以包括相同組織內宣教士的合作,或與其他差會同工的合作,也可能是一名宣教士與當地教會各層次同工的合作。在許多工場上,我們看到有超過一家差會服侍,因此與其他差會宣教士的合一與合作也越顯得重要。這也是編者要筆者重視的課題。
為何要與其他差會宣教士合一與合作?
近幾十年的普世宣教動向可用以下幾個字來敘述:聯繫與合作 (networking and co-operation),當然這也包括在工場上的聯繫與合作。一般的情況是先有聯繫、合一之後才能產生合作,但事實告訴我們若合作得愉快、成功,那麼同工之間的合一也更加強,這是一個良性的迴圈。
不同差會的宣教士願意合一並合作的原因有許多,諸如:
宣教士認識到合一及同工帶來美麗的見證,活出主耶穌給我們彼此相愛的新命令(參約十三34)。
宣教士面對龐大的需要時,意識到只有與其他差會合作才能實際滿足需要,如設立一家神學院或培訓中心。
同工與資源的不足也是差會合作的一個常見因素。如:一家差會在遠方的某國只有三至五位宣教士,為了不要花費太多資源去設立管理機制,他們可與另一差會合作。
為了獲得居留或工作簽證而與另一差會合作也是宣教工場常見的事。例如國際事工差會(SIM)因在南亞某國有合法簽證的方便,其他差會便與我們合作。
合一是為了見證;合作是為了有效地完成事工!
合一是心態;合作是合一的方式與實踐!
如何合作?
在工場上的合作可有不同的方式。以下是一些例子:
兩個或多個團隊合併在各事工合作(fused team)。
一家差會把宣教士「借調」(secondment)給另一差會,讓該宣教士完全在另一差會督管之下,一起同工合作。
一家差會把數名宣教士「寄」在另一家差會,並請該差會給予牧養、團契及關顧(partial secondment with member-care)。
聯合專案(joint project):兩家或多家差會有獨立的宣教士督管機制,但他們在某些項目上彼此合作和同工。
因版位有限,下面我舉「兩個或多個團隊合併在各事工合作」為例作為個案,供大家參考:
個案分享:蒙古(Mongolia)的國際聯合基督徒服務團(Joint Christians Services International,下簡稱JCSI)(註)
為了集資並有效地在蒙古服侍,一九九○年八家差會聯合在蒙古正式組織了JCSI。目前JCSI共有十四位差會成員。十四位成員在蒙古的義務同工及事工都由JCSI 督管。各差會召募同工,提供經費開拓事工,並將在各省服務人民,廣傳福音,設立教會。
JCSI服侍的範圍廣泛,涉及的專案很多,如:賑災、發展、培訓、製造就業機會、青少年事工、殘障兒童教育、衛生調查、咖啡座、醫療、神學教育等事工。JCSI 也曾為蒙古福音教會團契的成立及蒙古醫生學會等作出貢獻。
目前JCSI共有六十多位義務同工合一地配搭服侍。他們所發揮的功用遠比十四家差會各自進行來得大!
合一與合作成功的祕訣
工場合作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下列幾個因素:
共同的異象、使命、目標及服侍原則。
有完善的合作備忘錄、健全的合作組織架構。
有恩賜、負擔、異象的領導人。
合作成員有美好的共識,坦誠、公開地探討課題。
有好的服侍、專案計劃。
足夠的資源。
成員願意無私地作出貢獻,不計較得失。
所推動的事工及專案切合當地及當時的需求。
要滿足每個因素的確不易。這也說明了在工場合作的困難。然而感謝神,我們見證了不少在工場合一與合作的例子。
總結
在宣教工場上的合一與合作是必要的。雖然有時合作失敗,但我們應力求並禱告成員不會因此而不合一。切記宣教工場是戰場,那惡者常常抓緊機會,製造誤會、紛爭,以致神的工作受阻。因此我們應不斷以禱告託住工場上的合一與合作。
思考問題
相對地說,在工場的合作比在本地的合作可能更難。你認為原因何在?
有人說:「若全世界所有差會聯合組成一家大差會,那有多好。」你有何看法?
你對福音宣教差會與政府或非宗教組織合作有何看法?
註:
多數材料取自 http://www.jcsintl.org/ 與相關網站。
思考問題
參與國際福音會議對福音機構有何助益?
如何選擇參與哪些國際會議?根據甚麼條件?
分類:宣教士與差會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八六期,二○一一年十月號,第十八至十九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