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運動一百年
馮浩鎏 海外基督使團國際總主任 |
二○一○年是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Edinburgh World Missionary Conference,下簡稱愛丁堡會議)舉行一百週年。雖然過去百多年出現不同形式的宣教會議,但愛丁堡會議給過去一百年的宣教事業打下根基。那次會議探討了八個宣教議題,包括:一.把福音傳到非基督教地區;二.教會與宣教工場;三.教育與國家福音化的關係;四.宣教士傳遞的資訊與其他宗教的關係;五.宣教士的裝備;六.宣教的差派模式;七.宣教與政府的關係;八.合作伙伴與推動合一。
經過一百年,愛丁堡會議訂出的課題仍具挑戰性。值得欣賞的是,這會議明顯地注重跨文化宣教工作 ,並且著重了解非基督徒的文化和世界觀。當時航海事業發達,越洋再非難事,基督徒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契機。科技發達對福音普傳帶來正面影響,「在這世代把福音傳遍世界」等熟悉的口號產生極大的號召力,數以千計的宣教士甘願獻身,赴湯蹈火,把福音傳到地極。
過去一百年的普世宣教工作確實有著驚人的發展。基督教的發展從歐洲、北美轉移到南美、亞洲。三份之二世界的宣教運動1在過去四、五十年扮演重要角色。根據記錄,在一九一○年愛丁堡會議的一千二百名與會者中,只有少於2%來自非西方國家,到了一九七四年第一屆洛桑世界福音會議(Lausanne Congress on World Evangelization,下簡稱洛桑會議),50%的赴會者來自非西方國家,相信二○一○年在南非(South Africa)舉行的第三屆洛桑會議將有更多來自三份之二世界的基督教領袖參與。宣教觀念亦從三份之二世界宣教運動邁向真正的普世宣教。
展望未來,我們看到甚麼趨勢?又需要甚麼合乎主心意的態度?
宣教神學的反省:回到《聖經》的宣教闡述
過去幾年最影響宣教思維的著作之一是克里斯.韋特博士(Dr. Chris Wright)的 The Mission of God - Unlocking the Bible’s Grand Narratives。這書特別指出,過去宣教觀念的不足之處是只用一些經文作為宣教的《聖經》基礎來支持宣教活動,但忽略了整本《聖經》本身的闡述,就表明神宣教的心意和計劃。從舊約神的創造,到神呼召亞伯拉罕、以色列國,直至新約基督的教會,神要透過祂的子民完成其使命。我們透過《聖經》闡述的歷史得知神在歷世歷代的宣教使命沒有改變,祂的子民不但要「去和宣講」,也要「成為和建立」門徒。我們需要活出《聖經》的大使命和大誡命。過往的宣教事奉多注重活動、果效和數字,而忽略了在神的使命中要求祂的子民持守聖潔生命,並關愛與照顧其他群體。
雖然韋特博士沒有從文化角度分析宣教,但他所指的對應了過往華人教會對宣教事工較實務、注重成績的弊病。我們亦需要幫助弟兄姊妹從整本《聖經》了解宣教使命的含義,從《舊約》到《新約》,從《創世記》到《?示錄》,而不是借用《聖經》某些章節配合我們的宣教觀念。
三份之二世界宣教運動
一九七○年代開始,「三份之二世界宣教運動」的觀念開始流傳。現時全球逾半宣教士來自非西方教會,難怪出現了這新字彙,亦代表著新的宣教趨勢,包括「南方的宣教運動」──對比過往以北美為主的宣教運動;新興教會的宣教運動;以至最近倡議的「五份之四世界宣教運動」,2顯示宣教資源不再單單來自傳統的富強國家,而是擴展至三份之二世界。韓國教會對亞洲宣教運動的影響可算是三份之二世界宣教運動的表表者。一九七九年韓國教會差派九十三名跨文化宣教士,及至二○○六年已差派逾一萬四千名宣教士,在一百六十八個國家事奉。3從過往以西方同工為主的差會發展看來,以海外基督使團(前中國內地會)為例,現在逾40%屬亞裔的宣教士。深信神亦憐憫華人教會,能肩並肩地與各國、各族、各方的弟兄姊妹參與普世宣教運動。
宣教學者安德魯.沃爾斯(Andrew Walls)提出更精確的觀念──從「三份之二世界宣教運動」到「從全地到全地」的宣教,他說:「沒有一個民族和國家能獨立完成大使命,神差遣來自各國、各族、各方的子民,把福音傳到各國、各族、各方,我們需要謙虛自省,共同參與神給我們的使命。」4沃爾斯更提出,宣教的最重要成分是一顆願意以他人所訂的條件而自限的心,5也就是學習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榜樣。
流動人口與宣教契機
流動人口並非嶄新觀念,彼得寫信給分散在亞細亞各處的初期教會信徒,鼓勵他們過聖潔生活,而且順服基督。希臘文diaspora一般指舊約時代分散各地的以色列人及新約時代分散各地的信徒,現代用語則引申作流動人口。根據研究,全球海外流動人口從二○○○年的1.75億增至二○○五年的1.92 億。6另外,海外華人人口在過去五十年不斷增加,除了香港以外,二○○二年已達三千四百萬;單在非洲的十三個國家,華人人口達二十多萬,當中的基督徒數目少於六百。7感恩的是不少華人差會領受異象,差派宣教士關心非洲的華人,特別是從中國到非洲的商人和勞工。
洛桑會議網上月刊《世界脈搏》(Lausanne Would Pulse)在二○○七年發表關於流動人口的文章:「我們到了重要時機,基督徒需要大步向前,關懷流動人口的需要,他們在未得之民中的最前線,極有潛力,能因著基督徒從主裡得著信心和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園,帶動本色化的教會和宣教運動。」8流動人口不一定指散居海外的僑民,據統計,中國最少有1.2億流動人口,9一般稱?民工。他們離鄉背井,長時間與家人分開。
溫以諾博士指,這些華人流動人口,無論在海外或國內,因著聖靈的工作,信主的人不少,但他們未被建立成為基督門徒,這是今天宣教事奉最缺乏的一環。
祝福萬民的身分
「宣教士」一詞一直給人犧牲捨己、無私大愛、可敬佩的基督徒生命印象。但隨著時代變遷及文化衝擊,「宣教士」一詞卻被掛上負面的含義:帝國主義、文化侵略、表裡不一,成為祝福萬民的絆腳石。我們需要重新反省宣教士的基本身分,特別是在創?地區,我們需要怎樣的溝通方式才能清楚表達福音的真理而不被曲解。
我們可看到「祝福萬民」是《聖經》中的重要主題,並貫徹整本《聖經》。10從《舊約》中神怎樣揀選亞伯拉罕,應許他成為大國,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得福(參創十二1~3),神最終的目的不但是賜福亞伯拉罕,還要賜福萬民。神不但揀選個人,也揀選以色列民。《申命記》重複提醒以色列民要活出聖潔的生活,彰顯神的公義和憐憫,吸引萬民領受神的賜福。韋特博士提出《聖經》祝福的觀念,從亞伯拉罕的例證,神要他「去」,而且成為萬族的祝福,這祝福的使命從亞伯拉罕一直到以撒、雅各、約瑟,以至大衛都沒有改變。祝福是歷史性,也是宣教性,11神的賜福從《舊約》一直到《新約》,祂的計劃沒有改變。到了新約時代的初期教會,彼得清楚地勸勉分散各處的信徒,他們的身分是君尊的祭司,要宣揚那召他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成為別人的祝福(參彼前二9、10),這祝福萬民的使命延續萬代,包括我們的時代,直等到《?示錄》七章的圖畫實現,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人站在寶座和羔羊的面前敬拜。
在二○○六年第七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中,一位服侍穆斯林多年的同工的分享給我留下深深的烙印。他說:「我們不是用暴力、侵略的行為爭戰,乃是在萬邦(在穆斯林當中)用愛心、淚水、艱辛、恩慈贏取眾人的心靈(祝福他們)。」
研究與實踐的結合
宣教研究在過去三十年的成績驕人。早前去世的拉爾夫.溫德博士(Dr. Ralph Winter)倡議的未得之民觀念影響了整個西方宣教的思維與策略。另外,專門研究基督教發展史的戴維.巴雷特(David Barrett)和研究宣教需要的帕特里克.約翰斯通(Patrick Johnstone)給我們更完整的宣教圖畫,更清楚地指出宣教的需要。巴雷特在二○○六年的研究指,全球六十億人口中有十七億活於城市的貧窮邊緣,另有十一億人屬文盲;全球十五億人的每天工資少於一美金。12我們當然沒有忘記全球一萬二千個未得族群,13這些研究也提醒我們所傳的是整全的福音,正如耶穌基督引用《以賽亞書》六十一章說:「……叫我傳福音給貧窮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路四18)
研究幫助我們更好、更有效地把神給我們的資源放在宣教事奉上,但這不能代替生命的擺上。南美宣教學者塞繆爾.埃斯科巴爾(Samuel Escobar)批評現代的宣教策略容易落入「管理模式的宣教」之中,過於注重策略和果效而忽略了宣教的屬靈本質;過分借用社會科學的理論而忽略了神的主權。14
宣教的核心是十字架和捨己,基督為救贖我們擺上自己,放棄天上的榮耀。宣教的動力是十字架,在我們軟弱無助、別人看為無能的時候,神的大能彰顯。宣教的模式是道成肉身、住在人群當中,沒有詭詐和隱藏,好像保羅說:「……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四9)
回首百年,一九○○年的中國庚子事變,無數宣教士為主殉道,翻閱殉道者的遺言,看到他們心裡只有四個字:「今生無悔」。宣教是口傳、身傳,更是生命的傳遞,心裡沒有懼怕。
註:
D. Tai Woong Lee: “Two Thirds World Missionary Movement”, Dictionary of Mission Theology (Downers Grove, Illionois,: IVP Academic , 2007).
Ibid.
Patrick Fung: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American Church in World Evangelization” at the Special Lausanne Consultation in 2008 quoting the original research by Dr. Bong Ring Ro.
Andrew Walls: “Afterword: Christian Mission in a Five-hundred-year Context”, Mission in the 21st Century- Exploring the five Marks of Global Mission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2008).
Ibid, p.197.
Source: 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in New York.
Enoch Wan: “Mission among Chinese Diaspora- a case study of migration & Mission”, Pre-publication version: Missiology, Jan 2003.
http://www.lausanneworldpulse.com/urban.php/792?pg=4 (下載日期:二○○九年十月十四日)。
應明:「社會文化處景中的民工基督徒及教會」,《教會》期刊,二○○七年十一月。
徐星全:《祝福萬民的聖經基礎》,二○○九年。
Christopher Wright: The Mission of God- Unlocking the Bible’s Grand Narrative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6), p.211.
Statistics published by David Barrett, 2006.
Quoted from Mission Frontiers Journal, March – April 2007.
Samuel Escobar: “Evangelical Missiology: peering into the futur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Global Missi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0).
思考問題
華人教會如何參與「三份之二世界宣教運動」,甚至「從全地到全地」宣教?
各地華人教會如何建立華人流動人口作主門徒?
(作者保留本文版權)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七六期,二○一○年二月號,第六至八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