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華人留學生事工——贏得今日的學生,改變明日的世界
周大衛 美國基督使者協會總幹事 |
領受使命迎挑戰
縱觀近五十年來,北美華人留學生經歷了若干發展階段: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為萌芽期,以來自香港、臺灣、東南亞地區的留學生為主,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人數稀少;八十年代開始進入增長期;九十年代達到高峰期,主要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數目迅速上升,但九.一一事件後,人數增長明顯減緩,近幾年又呈現逐步遞增的趨勢,去年就比前年增長21.1%,迎向新高峰。二○○八/○九年度的相關資料顯示,在美國(U.S.A.)深造的華人留學生中,單計來自中國大陸的就有98,235名,加上訪問學者26,645名,其總人數達到約125,000,在美國國際學人群體中高踞首位。
神將這群年輕的精英放在我們身邊,正是撒播福音種子、領人歸主的空前良機。早在一九六三年,蔡錫惠夫婦和周主培牧師就領受從神而來的清晰異象,成立基督使者協會(下簡稱使者),成為早期北美華人福音事工的先鋒之一。期間,有「暗室之后」之稱的蔡蘇娟姊妹成為使者最有力的支持者和忠心的合作伙伴。
使者深感肩負的使命既獨特又具策略性:今日的學生乃明日的領袖,一旦得著他們,必能改變未來的世界。為此,周主培牧師長年奔波,遍訪北美各大校園,奔走於美、加地區,建立查經班,廣傳福音,培訓並裝備華人學生成為神國生力軍。期間,每兩年就報廢一輛汽車,拓荒的辛勞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使者亦與各大福音機構、華人教會、高校院所彼此同工,互相配搭,共同發展北美校園學生事工。其後,隨著華人學生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長,使者的事工範圍得以不斷擴展,甚至逐步延伸到歐、亞大陸。神賦予使者創立之初的異象和使命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明確,即確定宗旨為「為基督贏得這世代的華人知識分子」。
幾十年後的今天,北美地區已有約一千三百多家華人教會。追本溯源,在初期校園查經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為數不少。現今的一群教牧人員正是使者早年舉辦的學生夏令會、家庭夏令會及華人差傳大會中的蒙召獻身者,以新澤西州若歌教會(Rutgers Community Christian Church, New Jersey)長老、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物理學博士黃小石的經歷最為典型。他在六十年代歸主後,經由周主培牧師帶領,靈命漸趨成熟,逐步成為查經班骨幹,進而參與創立教會,並擔任使者的董事多年,現在常受邀到各地教會及查經班分享。由此可見,當初的學生領袖成為現今的教會領袖。
拓展校園傳佳音
使者自創始至今,校園福音工作一直是事工的重點之一。目前,使者差派了三十多位全職及特約同工進駐校園,遍及美國東西南北十個州及歐洲等地,在二十多個校園展開事工。
在全球聞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校門對面區域,使者專門購置了一幢住宅,成立學生中心,全天候二十四小時開放,為該校華人學生、學者排憂解難,廣受歡迎。十年來,那裡已成為學人的另一個家,使者同工也成為他們最親密的伙伴。同時,使者與校方及華人學生會保持良好關係,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合作。開學前,我們根據他們提供的入學新生名單前往接機並安排食宿,這對新來乍到者是最重要的傳福音契機,讓他們第一時間感到溫馨的基督之愛。逢年過節,我們與學生會合作舉辦歡慶活動。此外,根據學人的需求,使者與美國同工合作,幫助他們學習英語的同時教導《聖經》真理,成為傳福音的好開端。
當學生信主後,使者同工便進行一對一的門徒訓練,同時通過查經班、專題講座、退修會及營會等各種形式,讓他們進一步認識主,與基督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進而培養學生領袖。在該校攻讀並獲得博士學位的袁曉弟兄就因使者的校園同工向他傳福音而歸主名下。其後,經過培訓,他的靈命長足進深,又蒙神恩召,在神學院接受裝備,現為牧師,牧養教會。事工的實踐證明,此類校園事工模式的特色就是仿效耶穌,道成肉身,住在他們中間,成效顯著。
同樣,使者在歐洲興起的校園事工觸摸到許多華人學生的心,使其被神得著。近兩年,在英國(United Kingdom)、法國(France)、義大利(Italy)、西班牙(Spain)等國,使者與當地教會及救世傳播協會聯合舉辦福音營,過去六個月就有近百人信主,這對擁有十多萬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的歐洲禾場,意義非比尋常。
此外,使者的校園事工與週邊教會保持廣泛而密切的聯繫,互相配搭。一九九三年開始,每年以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及學者為對象、由使者主辦的「珍愛一生」婚姻家庭夏令會,就得到附近八家教會協辦,至今已是第十七屆,有數千人受益。
教授事奉廣受益
二○○三年開始,由使者與陳國成夫婦等幾位教授共同策劃並配搭的華人基督徒教職員聯網,是針對學生推出的另一個重點事工。
中華民族向來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因此在校園裡,教授的影響力極為特殊。他們不僅是學生求知路途上的指引者,更是他們尋求生命意義的導航燈。神及時讓使者看見,基督徒教授的言行舉止流露的基督樣式能直接感動並影響週圍學生和同事的生命。為此,我們與教授合作,整合華人基督徒教職員的力量,互通信息,彼此協作,每年舉辦一屆退修會,並為他們提供資源、裝備和輔導訓練等各種機會,使他們成為收割禾場的工人。
目前,曾與使者基督徒教職員聯網事工互動的華人教授約有二百位,遍布北美及歐洲許多校園。
裝備海歸新異象
近年來,隨著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美國經濟受重創,失業率居高不下,形勢嚴峻,不少留學生求職時面對重重困難。中國大陸的經濟依然持續發展,這種世界經濟新格局促使海歸潮成為必然趨勢。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學成歸國者的比例已達留美華人學生的25%之多。
如今已有一百多位醫生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信主後回國。此外,還有不少就讀其他專業並獲得學位後回國的專業人士,在中國大陸依然忠心服侍,傳福音並領人歸主。他們都是因使者校園同工的關懷而認識耶穌、接受福音,並得到裝備的基督徒。目前,使者正與他們加強聯絡,一起配搭,創立海歸事工的新模式。同時,我們正加強針對海歸人士的門徒訓練,為他們提供一系列必要的裝備,讓他們回國後依然信仰堅定,保持旺盛的屬靈生命,將福音帶回神州大地,作鹽發光,成為基督的美好見證。
委身基督宣教行
在幾百年的宣教歷史中,宣教事工多由知識分子參與。十九世紀,成千上萬的大學畢業生熱烈地投身宣教。著名的英國劍橋七傑來華宣教,更掀起了學生參與宣教的熱潮。同樣,美國的學生志願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就是由學生參與動員和推動。
為此,一九八三年開始舉辦三年一屆的使者華人差傳大會,今年將迎向第十屆,旨在推動北美華人成為神國的宣教生力軍,將福音傳向地極,至今已有近萬人參加。在每屆大會中,回應呼召投身宣教和事奉的人數逐漸增加,上屆就有二百九十八人願意將自己獻上祭壇,為主所用。因此,華人差傳大會已成為動員信徒響應恩召,進軍未得之地並從事跨文化宣教的最佳平臺。
文字事工奏奇效
值得一提的是,使者成立前五年,《使者雜誌》已開始出版及發行,這是由於神讓使者創辦人看到文字的影響超越時空,無遠弗屆。其後,使者書房、發行中心及書籍出版應運而生。自一九九○年開始的中國大陸文字事工是使者事工的一大特色。
我們的大陸文字事工部以較低的價格向全球各大洲提供豐富的簡體版護教和培訓書籍,以及影音電子資源,至今發出有關資源的總數已超過四百萬份。據某個發行量最大的國家統計,從閱讀《遊子吟》一書反饋的成效來看,平均五位讀者中就有一人因此信主,影響之深遠難以估量。
全新姿態展宏圖
當前,在北美高校的華人學生中,尤以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特質、背景與結構出現嶄新的變化,本科生正大量增加。這些被稱為「九十後」的學生與之前的學人,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老三屆」的留學生相比,呈現顯著的差異。他們思想開放,經濟富裕,異常活躍,喜歡參與各類活動,又生活在網絡世界,知識面相當廣,這對校園事工是極大的挑戰,以往累積的經驗和運用的模式已難以適應這批年輕人的需求。怎樣針對他們的特點推行更有效的福音事工?又如何將這批精英訓練成神國生力軍,都是我們正視的新課題。
與此同時,怎樣利用當前風起雲湧的海歸潮順勢推進,讓他們因著留學而「出中國」,如今又帶著福音「入中國」,送上神的恩福,感受基督之愛?這是對使者來說具特殊意義的事工,無疑也是神給我們的更大挑戰。
中國的強勁崛起,舉世矚目。愈來愈多專家預測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將成為世界舞臺的主角。面對新的重任,領受特殊使命,我們展望未來,深切期待能繼續與普世華人教會及福音機構同心合意地為基督贏得這世代的華人知識分子。
思考問題
如何針對當今海外華人「九十後」留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向他們傳福音?
如何有效地裝備海歸者,使他們信仰堅定,並將福音帶回中國?
如何進一步拓展校園工場,讓更多華人學生、學者聽聞並接受福音?如何跟進門徒訓練,使其靈命得長進,成為神國生力軍?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七九期,二○一○年八月號,第二十至二十一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