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與社會關懷,如何雙線發展?

周芷芸
傳仁基金會總裁

  《馬太福音》九章三十五節記載:「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路加福音》九章一至二節:「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又差遣他們去宣傳神國的道,醫治病人。」

  從《聖經》中我們看到,主耶穌在世上三年的時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叫瞎子得看見、癱子得行走、大痲瘋得潔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等。祂的工作,不單顧及人屬靈方面的需要,同時也顧及人在物質方面的需要。兩百年前許多西方宣教士,學效耶穌基督的榜樣,遠渡重洋,在中國透過醫療、教育、辦孤兒院等項目,來服侍那裡的人,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許多人也因此歸信了基督。

  傳福音與社會關懷是錢幣的兩面,相輔相成。身為基督徒,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效法耶穌,同時能做到傳福音與社會關懷的雙線發展?

有效的雙線發展

  今天在許多宣道禾場上,特別是福音受限制的地區,不能直接傳講福音,就必須要用雙線發展的途徑。二○○三年筆者與兩位同工有機會參加由國際醫療使團(Medical Ambassador International)舉辦的「社區發展,全人健康」訓練。此訓練由斯坦.羅蘭(Stan Rowland)弟兄於一九八○年初在非洲剛果(Congo)宣教時研發並試行,訓練基督徒如何在貧困地區關懷人物質方面的需要、改善人生活素質,同時也能彰顯耶穌基督救贖的愛。許多人因此歸信基督,教會在當地被建立起來。

  筆者目前服侍的單位就是採用此模式,我們服侍的重點不在於扶貧,乃在於扶立或協助發展。我們藉激發貧困地區居民的潛能,教導村民如何盡量應用當地的現有資源、人力、物力來解決他們生活上長遠的需求;我們藉激發互助互愛的精神,影響整個社區的改變;我們藉訓練工人,使工作得以延續;我們藉鼓勵自力更生,不是授之以魚,乃是授之以漁。求神在今日的華人教會中,興起願意為福音擺上的專業人士,藉著醫療、教育、心理咨詢、水利工程、社區發展等將福音「活」在宣道的禾場上。

傳福音不可忽視社會關懷

  大使命的重點在使人作主的門徒。《歌羅西書》一章二十八節記載:「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傳福音時,不僅限於使人靈魂得救而已,並且要強調人的生命,包括靈、魂、體的改變,帶來文化的更新,依照神的話建立一個憐憫、正直、和諧的社會。

  中國雲南某官員一次告訴筆者說:「我們這裡有一個耶穌村莊。」經我好奇的追問下,了解到那個村原本是痲瘋村,在那裡居住的人,曾經是被人鄙視、遺棄的群體。耶和華神曾應許約書亞說:「……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書一5)同樣,神的靈也不撇下、離棄那些患過痲瘋的病患者。神的靈感動一班來自各地的宣教醫生,在他們中間活出基督的愛,耐心地替他們作潰瘍的護理。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不單他們的身體得到康復,心靈也得到醫治,整個村莊的人都歸信了基督,因為他們了解到若不是從神而來的愛,誰會來到這個荒山野嶺幫助他們?誰會願意觸摸他們、關心和愛他們?一次一位同工告訴筆者,每次在替康復者作潰瘍護理時,因為不懂少數民族的語言,無法與他們溝通,但總會默默地為他們禱告,期盼有一天他們能認識那位賜生命的主。

  在高科技掛帥、多變的社會型態下,事事講求效率、快速;但屬靈生命的成長,沒有任何捷徑可走,需要一步步的成長。現今有不少基督徒,信主多年,生命仍然被許多問題,如荊棘般纏繞著,使生命難以成長。如何面對來自生活上的種種壓力和挑戰?家庭問題、親子問題、經濟問題、心靈受壓、長年疾病、人際關係、世上的不公不義等,他們需要有人願意付出愛心的關懷,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去了解;並願意引領、幫助他們從生命活潑的道中找到耶穌基督是世人唯一的希望。

  《路加福音》十章二十五至二十九節記載:「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這位律法師,精通《舊約》律法,但能說卻不去行。《馬太福音》二十三章一至三節記載,主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 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作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主並不是叫我們脫離社會,乃是要我們藉基督徒的生命去影響這個社會。主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4~16)巴不得神在今日華人教會裡,興起更多福音的傳人,同時也是和諧社會的建造者。

社會關懷不可忽略見證福音

  社會關懷不是傳福音的手段,乃是見證福音的機會,藉此打開見證福音的門。使徒保羅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3) 感謝神,藉著各種服侍,讓我們有機會在他們中間活出基督,見證福音的大能,叫人歸榮耀給我們在天上的父。

  在一些福音受限制的地區,特別是赤貧地帶,對那些飢餓的人來說,甚麼是他們的福音?對那些痲瘋病人來說,甚麼是他們的福音?對一些極其缺水地帶的居民來說,又甚麼是他們的福音呢?

  筆者經人介紹,認識一位姓岩(音矮)的弟兄,他告訴我他信主的經過──因為是傣族,九歲時他被父母送到廟裡當和尚,一直坐到「大佛祖」的位置,在廟裡屬很高的地位。二十二歲那年,他還俗、結婚。當妻子懷孕已八個月的時候,他被檢查出患了痲瘋病。立時要與所有的親人及村裡的人隔離,並被趕到深山,住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在極其痛苦絕望中,他喝農藥企圖自殺,就在這時,神的靈引導一位外籍女宣教醫生到那裡,不僅及時醫治了他口腔嚴重的灼傷,也藉藥物控制痲瘋桿菌的擴散。岩弟兄告訴筆者,他做了十多年和尚,但遭災的時候,沒有一個和尚來關心他,反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外來幫助他。他非常感動,因為那位外籍醫生的愛心,他決定信靠她所信的神。

  每每人決志信耶穌,是因為基督徒實際的愛心行動。最近,一對年輕的基督徒夫婦邀我向一對才由中國來不久的年長夫婦傳講福音。當我將福音內容慢慢講述完畢,老太太在一旁高興的說自己早就想要信主,只是老伴尚未預備好,老先生接著對我說:「你剛才解說的很仔細,但對我這個老黨員來說,一下子可能還接受不了。」接著他又說:「今天如果我決定信耶穌,是因為這對年輕夫婦的愛心。」聽到後,我非常感動,為這對年輕的基督徒夫婦感謝神。原來,這對年長的夫婦來美國(U.S.A.)看女兒(女兒最近才信主),並且還想趁機在美國旅遊。但沒想到一下飛機,這位老伯母的腳就因骨折而住院。住院期間,教會弟兄姊妹分別去探望,特別是這對年輕夫婦的愛心及無微不至的照顧,使老夫婦非常感動。

  筆者所負責的單位剛開始在中國服侍,曾經歷很大的挫折,但我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靠主恩典,部份政府領導已漸漸能明白我們的做事方式,並肯定我們的工作,知道我們在這裡所作的一切,對國家都是有益的。我們被邀請提供心理咨詢方面的幫助、英語和電腦的培訓、援建損毀的學校、建衛生所解決村民就診的艱難、建水窖解決村民飲水問題。傳講福音在這裡雖然不被許可,但又有誰可以攔阻我們在他們中間活出基督的樣式呢?感謝主,藉著這些服侍機會,許多人因看見基督徒的好行為,便願意信靠主耶穌。

 

分類:服侍社區跨族裔宣教跨文化宣教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九三期,二○一二年十二月號,第三至五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