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宣教工作策略
陳鐳 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副總主任 |
引言
對中國大陸某些同胞來說,他們可能表示:「我們不需要基督福音。」但我們可以進一步問:中國要達到真正的崛起,除了經濟、國力或軍力強盛之外,還需要甚麼?很明顯地,當政府大聲呼喊、宣稱要建立和諧社會,豈不說明了真正地崛起、強大的中國絕對需要提升人民素質、精神文明及道德品格。當這些內部條件俱備,再配合經濟力、軍力等外部條件,才能成為真正的強國,不是嗎?
回顧歷史,無論中國的漢唐盛世及西方的英、美,他們強大時,都具有民族信仰及文化上的高標準——漢唐是儒家佛學;英、美是基督福音。時至今日,我們提起中國的軟實力(編案:指一個國家在經濟、軍事以外的實力,主要指文化、價值觀等)時,難道我們還大大寄託於孔孟或佛學?我們當然不可完全抹煞中國文化的任何正面影響力,但從更客觀的角度思想,基督福音帶出的悔改建立捨己愛人的新世界觀,這就是所謂得生命——更豐盛的生命。這生命在同胞身上運行,並流露人人平等、關懷弱勢、人飢己飢、大公無私、捨己博愛的生命實踐,這些生命本質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若加上中國固有文化的優良遺產,必能成為中國崛起的強大軟實力!
最近(二○○八年)中國政府主辦的一個研討會(政府邀請了北京、河南、浙江等地的家庭教會領袖)就以「家庭教會與和諧社會」為主題,說明了中國政府已開始思考(或一直關懷)基督福音在中國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當前中國基督教現況及首要行動
筆者的心態是採取愛祖國且低調的態度,說明中國同胞迫切需要基督的福音,因這福音不是敵視祖國,甚至要求改變現況的福音,反而是敬重祖國、欣賞祖國在改革開放後的偉大成就。在這些成就中,希望藉著基督福音強化、聖化祖國,正如鋼筋隱於混凝土中……
從這樣的心態可看到神已施恩予中國,在不可知的六十年間使中國大陸擁有八千萬信徒,在海外亦奇妙地產生許多華人教會,信徒達三百萬。這些信徒及其組成的教會在過去的歲月中,不知帶來多少正面影響。不但個人蒙安慰,渡過人生種種難關,亦對家庭及社會帶來許多正面影響。不然,多少家庭會走上妻離子散、消極自殺……中國大陸流行一句話:「多一位基督徒,少一位犯罪者。」這正說明基督福音的正面力量。但從另一角度看,中國大陸的八千萬信徒及海外的三百萬信徒由於信仰根基的差別(從掛名到堅信的基督徒),並沒有達到基督的期望——成為基督見證人的水平,以致社會並沒有看出基督福音可能成為中國軟實力的因素。在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點十分值得教會深思。
故此,中國教會的更新——悔改、真理教導、基督化家庭、成為基督的見證人、實踐文化使命,是中國大陸宣教工作的首要行動及策略。
實踐文化使命,見證基督生命
此短文未能探討文化使命的理論性,筆者只提出基督教教會應以基督憐憫世人的道成肉身精神進入社會,關顧今日社會中極為眾多的弱勢同胞,諸如長者、孤兒、破碎家庭、貧困人士、殘疾人士等。教會亦可開辦老人院,開設孤兒院以收養及教育流浪兒童,或進一步辦學校、開設醫院及輔導協談中心等,深信當我們深度、廣泛地成為基督耶穌的見證人後,就會帶來極多實踐福音使命的機會。
從宣教人到宣教士
實踐文化使命及福音使命的教會能產生大量宣教人,然而要使宣教人成為宣教士,其中還有幾個步驟:
一.福音遍傳,建立宣教的教會
中國大陸雖有八千萬信徒,但只佔總人口比例約6%,因此極其需要福音遍傳。目前的教會大體上認知教會有傳福音的使命,然而因著過去的大環境影響,無法展開具規模、有計劃的中國宣教工作。另外,由於大多數教會沒有全時間傳道的觀念,也不支持全時間工人的生活需要,以致福音的傳播只限於教會週邊,甚至連跨縣都很困難。
目前中國大陸的大環境漸漸寬鬆,又有大量農民成為民工,教會應派遣、訓練大批全職傳道進入民工當中,建立民工教會,這是農村教會都市化的必要步驟。
此外,教會亦可派遣全職傳道從事跨省宣教(中國大陸許多省份甚少基督化),建立教會;亦可進入少數民族中學習跨文化宣教。
藉著這些行動,可能在五至十年內使中國教會成為宣教差傳的教會,如同安提阿教會,可以成為差派宣教士的母會。
二.加強宣教差傳教育及建立差傳會
在宣教差傳的機制上,差傳會不能缺少。中國大陸許多教會如同安提阿教會般,對差傳有負擔。在這情況下,推動正確的宣教差傳教育,一方面教會可能需要成熟的海外差傳機構協助教導,時機成熟時就能建立當地教會(或地區教會)的差傳會。
三.差傳人成為宣教士
那些對宣教差傳有負擔的教會因實踐當地福音工作,使教會產生許多主的門徒及等候差遣的宣教人,因著教會的差派及教會(母會)的支持,加上差傳會的安排和督導,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宣教士,落實宣教差傳。
從宣教士到宣教大國
中國教會逐漸在改革中挺進,不論三自教會或家庭教會,在當前的和諧社會呼求下,不但集中全力完成文化使命與社會關懷的和好使命,亦陸續在社會體制中產生新的宣教力量,例如中國大陸最近放寬戶籍法、試辦保險法、推廣村官制度(大學生短期任職農村村長)、開放基層民主(鼓勵基層反映意見)、中央反貪腐調查等措施,樣樣都可使教會有機會落實差派宣教士進入社會、推動和諧及小康社會的貢獻與力量,因這正是基督徒進入社會及產生影響力的機會。當教會在社會中逐漸產生影響力,就可改變目前的宗教政策。中國大陸目前的宗教政策正以「和好」向社會挺進,中國教會應責無旁貸地參與對中國社會、人民文化與精神文明、人格素質的大建設。
當中國教會的影響力增加,不論農村教會、都市的民工教會、大學生團契及都市中的高級知識分子建立的專業人士教會,都將在這一波的社會改革中一一浮現。當教會的影響逐漸被國民肯定,將激發繼起的知識分子、大學青年、青少年歸主與獻身運動,這是世界宣教史中一直出現的復興運動。當中國興起一批批「新提摩太」,加上帶著神國宣教使命,不論跨省、跨縣、跨文化,都將使「福音出中國」成為二十一世紀中國教會的最大殷望,而中國的宣教大軍將應勢而起。中國的崛起也應是中國教會宣教差傳的崛起。
結語
中國正在經歷改造,精神文明與整個社會文化、人民素質的改革正需要中國教會的參與。中國教會必須面對今日中國全面崛起的事實,把握時機在整個建立和諧社會的目標上加入「基督因素」。我們期待普世華人可參與這項「聖建工作」,在各方面協助中國教會,甚至直接參與和諧社會的建造,好使教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及軟實力,讓基督賜福中國。盼望在指日可待的未來,基督出中國,福音大軍從中國而出。
思考問題
從中國的崛起中,我們可否看見神的手在中國教會運作?
如何推動中國教會參與普世宣教?
海外華人教會如何協助中國教會轉型為宣教大軍?
分類:宣教策略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七九期,二○一○年八月號,第六至八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