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佛教教徒傳福音經驗淺談

李傳頌
華人福音普傳會宣教士

 

  根據英國(United Kingdom)差傳統計學家大衛.巴雷特(David Barrett)發表的二○○九年全球差傳數據顯示,全球六十八億二千八百多萬人口中,約有三億八千多萬佛教教徒,比只有約二億六千萬的福音派基督徒還要多,而且按年增長0.73%,這數字不包括信奉與佛教相關的民間宗教人士。1大部份佛教教徒集中在亞洲地區,以中國、日本、印度(India),以及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泰國(Thailand)、緬甸(Myanmar)、柬埔寨(Cambodia)為主,連共產國家如越南(Vietnam)和老撾(Laos)也有超過60%人口信奉佛教,當中以泰國為佛教的根據地,95%人口信奉佛教,更是全球唯一以佛曆作官方曆法的國家,官方儀式均以佛教禮儀為主,甚至曾打算將佛教立為國教。

  正如翁競華牧師所說,大部份佛教教徒都是亞洲人。不少人以為華人都是佛教教徒,當我們表示自己是基督徒,他們會很有興趣知道我們為何成為基督徒,這是傳福音的機會。2筆者過去在泰北(Northern Thailand)、緬甸邊境山區的民族中服侍多年,他們通常有自己的民間信仰,不一定信奉佛教。筆者曾有機會向當地一些佛教教徒傳福音,現淺談一些經歷。

  筆者在緬甸山區的民族中服侍時,當地有個不成文規定,一條村莊若不大,通常很少容許佛教和基督教同時存在。即使緬甸由軍人統治,對佛教仍有很多優待,但基督教則面對很多刁難,若當地人向政府投訴,基督徒往往較吃虧。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我們在一條村莊透過辦學建立教會,起初只有村內信主家庭的孩子前來就讀,由於我們常透過家訪關心他們,最重要是他們看見孩子信主後的見證,漸漸附近村莊的一些佛教家庭也把他們的孩子送來,當他們面對困難時都會說:「去耶穌村找老師幫忙吧!」有一次,一位學生要求我們探訪她病重的母親,她的母親信奉佛教多年,卻不反對女兒上教會,她臥病在床多時,曾經請寺院的僧人前來祈福,卻沒有好轉。我們探訪她,為她禱告,並安排車輛送她到城裡的醫院求醫,她病瘉後特來感謝我們,而且每星期都出席聚會,後來更受洗歸主。

  二○○八年五月,緬甸沿海被颶風蹂躪,近二十萬人受災,政府的救災工作集中於鄰近地區和佛教教徒聚居的地區,住在偏遠地區的基督徒卻甚少獲得援助。山區教會的弟兄姊妹自發籌款,用奉獻購買糧食帶往災區。在救災過程中,我們遇上一個虔誠的佛教家庭,這家庭甚至奉獻長子出家到寺廟為僧,他卻因為前一年示威反對政府而被捕入獄。他們看見基督徒在極困難的環境中仍付出愛心關懷,經過幾次談道後,那位家主說:「耶穌果真在你們中間!」他又主動幫忙重建禮拜堂,不久便全家歸主。可見向佛教教徒傳福音最重要是作美好見證,讓他們看見我們所信的耶穌。

  不過,很多佛教教徒因為社會文化或過去的人生經歷而不易改變信仰。由於佛教植根泰國社會多年,加上當地人對泰皇的尊崇敬拜,他們雖然樂意聽聞福音,但不易改變信仰。筆者認識一位從事多方面業務的泰國商人,為人謙卑及熱心公益,是虔誠的佛教教徒,其妻卻是天主教教徒。他說自己年輕時經歷人生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一位僧侶幫助,並且許願,從此皈依佛教,一生只吃素,並廣行善事。很多人曾向他傳福音,他對其他信仰抱開放態度,從不辯論,只是有個人立場。他曾問筆者:「信耶穌是否要放棄佛祖?」筆者回答:「正如很多中國人相當尊敬孔子,只是即使他是偉人,卻不能解決人生的終極問題。」他沒有回答,但容許筆者為他禱告。有些佛教教徒比很多基督徒有更好的道德生活,但對人生終極模糊不清,這是向他們傳福音的接觸點。

  其實華人社區鮮有這樣敬虔的佛教教徒,一般都夾雜民間信仰,將神的道化成生命的見證是傳福音最基礎、最有力的方法。佛教教徒可能對耶穌一知半解,但他們會看見基督徒的生命。另一方面,禱告是最有效的渠道,人沒有耶穌必致沉淪,藉著禱告能體驗神的大能,攻破一切營壘。向佛教教徒傳福音時,他們不一定認同我們的信仰,但他們通常不會拒絕我們為他們禱告,特別是為他們祈求從主耶穌而來的平安。同時要鼓勵他們向神禱告,讓他們親身經歷神的作為。

  此外,基督徒必須熟讀《聖經》,對神的話肯定,而且要了解佛教的由來及其基本信念與思維,所謂知己知彼。佛教的基本信念包括:三法印、四聖諦、五蘊、業力、六道輪迴等,3這些資料可在宗教比較的書籍中找到,但一般佛教教徒其實很少深入了解其含意,只知道人生虛空,死後輪迴,但求平安解脫苦難而已。因此,《聖經》中神的話語是最厲害的武器,針對人的心靈需要,因為「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

  接觸佛教教徒時必須注意一些傳福音的基本常識。首先,切忌辯論,不要批評,佛教教徒常說基督教霸道、缺乏包容,我們的立場是「除他(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3)即使贏了一場辯論,卻輸了他們的靈魂,也不值得。「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因此《聖經》中神的話語,加上個人見證是最理想的傳福音方法。

  其次,佛教教徒一般認為人的頭帶著靈魂(靈氣),是身體最聖潔的地方,反之,人的腳是身體最不潔的地方,所以即使是小孩子,也不宜觸及他們的頭部,也要注意自己的腳不要向著對方。面對虔誠的佛教教徒和僧侶,更應注意男、女有別,避免身體接觸。

  除了本地華人社區外,東南亞一向以佛教為主,是接觸佛教教徒的地方。無論是旅遊或短宣,都有很多機會向佛教教徒傳福音,教會可向有關差會查詢向佛教教徒傳福音的短宣安排,最好與當地基督教單位配搭,因為很多國家對外國人從事宗教活動有一定的限制,應從禱告開始。

  請為佛教教徒禱告,事實上,佛教是繼伊斯蘭教後復興得最快的宗教,尤其是以打坐默想修練的佛教支派。很多追求東方神祕宗教人士專程到佛教國家尋道,臺灣一些佛教組織甚至擁有自己的報館和電視臺,出版佛教報章及製作佛教節目,致力打入大眾傳媒,深入民間。這趨勢早已吹向北美洲,有些佛教團體參考基督教崇拜,將聖詩改成佛詩頌唱。過去佛教提倡的「出家」、「出世」觀念已改變,佛教教徒參與社會慈惠工作屢見不鮮,他們甚至參與政治活動。從二○○七年佛教僧侶帶領反對緬甸政府的示威遊行、近期泰國的政治危機和臺灣社會中的佛教影響力等,都可看見佛教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求主記念佛教教徒的靈魂得救。

註:

  1. 「二○○九年全球差傳數據」,《差聯Link》,二○○九年三至四月號(香港: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第二頁。

  2. 翁競華:「引領佛教徒歸主的經驗談」,《華傳路》,第六十五期,二○○六年五至六月號,第六頁。

  3. 資料室:「溯源佛教及其影響,探討福音的使命」,《華傳路》,第六十五期,二○○六年五至六月號,第三頁。


佛教祭祀儀式


緬甸仰光的佛寺


作者與僧人合照

 

分類:佛教同文化宣教宣教策略

本文原載於《今日華人教會》總第二七七期,二○一○年四月號,第二十八至二十九頁。世界華福中心版權所有,如欲轉載,可來信申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