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

土族

毛南族

水族

仡佬族

仫佬族

布依族

布朗族

白族

回族

佤族

壯族

京族

侗族

拉祜族

東鄉族

羌族

門巴族

阿昌族

俄羅斯族

保安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怒族

柯爾克孜族

苗族

烏孜別克族

珞巴族

納西族

高山族

基諾族

傈僳族

傣族

普米族

景頗族

朝鮮族

畬族

鄂倫春族

鄂溫克族

塔吉克族

塔塔爾族

裕固族

達斡爾族

滿族

瑤族

維吾爾族

蒙古族

赫哲族

德昂族

撒拉族

黎族

獨龍族

錫伯族

彝族

藏族

回族   人口
Hui   13,816,0001

分布  
  寧夏、甘肅、河南、新彊、青海、雲南、河北、山東、安徽、遼寧、北京、內蒙古、黑龍江、天津、吉林、陝西等城市。
語言  
  漢語為回族之共同語言,但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通用漢文。在邊疆地區,回族也使用當地的民族語言。
歷史淵源  
  1.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回」一詞在元代是指伊斯蘭教信仰者的統稱。

  2. 公元七世紀末,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到中國經商,有的留居廣州、泉州等地,結婚生子。經六百年間的發展,成為回族來源的一部份。

  3. 十三世紀初,大量中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迫遷至中國。後來與漢人、維吾爾人、蒙古人融合,漸成為回回民族。

經濟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小商業及經營著名之清真小吃館等飲食業。在新疆、內蒙古等地區的回族兼營畜牧業。
民族特色  
  1. 清真寺不但是回族的宗教中心,也是他們的文化教育中心。傳統以來回族只重視經堂教育,拒絕漢文化。但阿訇(回族祭司)的知識一般只局限於經典和教義方面,影響了回族文化較為落後。

  2.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但有兩特點:一是老年男性喜穿黑色或灰色長衫,二是男戴號帽,女戴蓋頭。

  3. 回族忌食豬肉,喜喝茶,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之動物。非常講究清潔衛生,每逢主麻日(星期五)要洗一次大淨(全身),每天要洗幾次小淨(口、鼻、耳、手、臉、腳等)。

  4. 回族信奉伊斯蘭教,宗教信仰影響了他們生活的每一部份。回族出生時要請阿訇起回回名字;結婚、殯葬都要阿訇主持,飲食和生活習慣都受宗教影響。宗教是維繫回族團結的重要精神力量。

宗教  
一.傳統宗教
  回族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信奉獨一的神阿拉,穆罕默德就是阿拉的使者,《古蘭經》(Koran)是阿拉的啟示。他們相信阿拉主宰世間一切,又相信死後復活、末日審判等。每個伊斯蘭教教徒都必須遵守「念、禮、齋、課、朝」五大功課。
(一)念:就是經常念頌一句基本教義:「阿拉是獨一無二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

(二)禮:是伊斯蘭教的一種經常性的宗教儀式,每日五次,每次都要沐浴或淨身以示洗淨身上的罪過。作禮拜時要完成一套立正、讚頌、鞠躬、叩頭、跪坐等動作。男子每星期五午後要到清真寺做禮拜,在齋月期間,每晚都要禮拜,其餘還有每年兩次的大禮拜。

(三)齋:在每年的齋月,即伊斯蘭教曆九月,需封齋一月。從黎明到日落禁戒一切飲食,專心敬拜真主。

(四)課:規定教徒把一定數量的財產(從十份之一到四十份之一)交給清真寺。

(五)朝:規定身體健康及有經濟能力的信徒一生起碼到麥加朝覲一次。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教徒的宗教、政治、經濟及文化的中心。中國的清真寺多仿效中國的宮殿建築形式,殿脊隆起飛檐四出,雄偉又莊嚴。大殿內鋪上一排一排的拜氈,殿頂掛上許多弔燈,此外就別無一物,因為伊斯蘭教是禁止崇拜任何偶像的。
  伊斯蘭教在中國分為老教和新教。老教有門宦制度,被稱為「道門」。新教沒有門宦制度,被稱為「教門」。兩派在教義和基本信仰上大致相同,但新教有濃厚的神祕主義和禁慾主義色彩,主張拋棄現世,安貧耐苦,努力行功。
  門宦制度的教派,除相信並遵守伊斯蘭教教義外,還有以下的特點:每個門宦都有固定的宗教領袖,稱為「教主」或「老人家」,擁有絕對權威,屬父子世襲制度。一個門宦的教主之下,管轄許多「教坊」,並擁有大量土地、牲畜。各門宦都把教主神化,死後都會被教徒膜拜。
  新教和老教的基本信仰雖然相同,但仍各有特點,對教徒的要求也有異。因此,回族雖都信奉伊斯蘭教,但因隸屬不同教派,宗教習俗,甚至衣飾上也有差別。伊斯蘭教對回族社會有深刻和廣泛的影響,但因為教派不同,教派之間敵對的態度,影響了回族之間的團結。
二.基督教
  伊斯蘭教信仰影響回族人民生活的每一部份。他們遠離漢人,多世紀以來都保持傳統的生活方式,外人極難與他們接觸。中國內地會曾有過向回族傳福音的工作,但果效不大,因為回族人民若改信基督教,就會受到極大的逼迫。連向他們傳福音的教會也遭破壞,所以公開接受主的回族極少,可能只有數十名,但未公開接受主的人則無法知曉。
  二○○九年一份介紹中國少數民族的文章估計,當時約有二千名回族基督徒。2 據約書亞計劃資料,截至二○一九年八月,中國回族的基督徒人口僅0.01%。3
最新情況  
  1. 中國政府為防分離主義在回族中發展,一方面實行懷柔手段,放寬對回族的限制,鼓勵他們往麥加朝聖,容許他們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遷徙大量漢人到回族聚居的地區,以便分化他們的力量,回族對此情況已有警覺。

  2. 近年不少西方信徒有向回族傳福音的負擔,但福音工作不容易展開,一方面因回族對外人甚為抗拒,另一方面亦缺乏合適的材料可用。

  3. 遠東廣播公司於一九九二年展開向回族傳福音之廣播。

  4. 國際世界宣明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同心及固原縣推行四項社區發展計劃,協助當地人改善生活環境。

  5. 世界華福中心於二○一一年出版了《陌生的鄰舍--中國回族研究》一書,除了介紹回族的資料外,並提出一些向他們傳福音的思考方向及建議。4

  6. 二○一八年二月,新疆西北部沙灣縣柳樹溝村政府以「反恐維穩」為由,拘捕該村三座清真寺的四名阿訇。同年四月,一天之內拆除村內四座清真寺。5 自二○一九年起,中共政府計劃於五年內將新疆以外的伊斯蘭教全數「中國化」,正在強拆當地所有清真寺的月牙標誌和圓頂,以中國國旗和共產主義宣傳標語取代。例如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寧夏賀蘭縣園藝產業園,伊斯蘭教風格的標誌已被拆除,園內科普塔頂部的彩色穹頂和伊斯蘭標誌都被拆除。6

附件  

如果未能瀏覽以上內容,請按此下載 PDF 檔案。

 
  1. https://joshuaproject.net/people_groups/12140/CH(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六日)。

  2.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二○○九年二月),第七頁。

  3. 同註1。

  4. 張文傑:《陌生的鄰舍--中國回族研究》,香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二○一一年。

  5. https://zh.bitterwinter.org/xinjiang-thoroughly-eliminate-muslim-faith/(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六日)。

  6. https://zh.bitterwinter.org/campaign-to-deface-mosques-in-western-china/(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八月十六日)。

 


 

提供資訊/回應

名稱︰
電郵︰ 不要顯示我的電郵地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