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散居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或半山區。部份散居在西雙版納、德宏、保山及思茅等地的山區。
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語支,有布饒、拉佤和佤三種方言。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以布饒方言為基礎,創造了拉丁字母拼音的文字。
佤族是史籍上記載的百濮的後裔。唐代稱為濮子蠻,宋代稱為蒲蠻,明代稱為古刺和哈刺,清代稱嘎刺、哈瓦。傣族稱他們為卡佤,卡的意思是奴隸。一九四九年後,統稱為佤族。今日的佤族由布饒(種旱穀地的人)、拉佤(有木柵欄寨門的人)和佤(有竹木寨門的人)所組成。
佤族居住在瀾滄江以西、怒江以東、怒山山脈南段,當地習慣上被稱為阿佤山區。此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農作物的生長。長久以來,佤族以農業為主,佤族種植的農作物有稻穀、蕎麥、小米、玉米、豆瓜、芋薯、棉花等。因為農具落後,靠刀耕火種的方式生產,因此產量不高,必須靠狩獵和採集山菜野果來補充生計。
一.傳統宗教
佤族的宗教思想是基於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他們相信人的靈魂可分為兩種,一種叫梅(神),另一種叫斯艾(鬼)。斯艾是一般人死後的靈魂,梅則是偉大的神。梅共有三種:(一)梅頂──部落之神;(二)梅雅克──村寨之神;(三)梅布日埃──其他民族共同祖先之神。
佤族相信靈魂不滅,人死後靈魂並非立刻離去,所以在人死後最初的一個月,某些地區的人還用竹管每天餵送食物到死者口裡,讓靈魂有食物可吃。佤族對死人的靈魂非常尊重,因為他們暗中保護活人。靈魂膜拜之外,他們還祭祀穀子、房屋、畜牲等的魂。總之,佤族的祭祀活動極其繁多,涉及衣、食、住、行、婚喪等各方面,每年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是佤族社會貧窮落後的原因之一。
在佤族中,曾有獵人頭祭穀的活動,這種傳統一直維持到一九四九年前後。獵頭的目的是向天地間最大的神獻祭,祈求穀物生長良好,獲得豐收。但在某程度上,獵頭亦與復仇結合在一起。獵頭領袖由雞卦卜出獵頭人員,經詛咒發誓後才出發。獵到人頭後就放在人頭樁上,把火灰放在人頭上,當灰與血混合落在地上,每家分一點,等播種時一同撒在田裡。
獵頭是原始宗教中最高的獻祭,當人獵到人頭後,對頭產生了畏懼感,它又變成了人祭祀的對象。祭人頭變成了兩種意義:(一)祈求人頭保護人平安豐收;(二)請求被獵的人饒恕獵者和獵者的村寨。除此之外,佤族亦受到佛教影響,特別是與傣族雜居的一些地區,有些佤族信仰小乘佛教。
二.基督教
基督教在佤族傳播的歷史,《橋》的一篇文章有以下的記載:「一九○七年,在瀾滄的佤族人聽聞有美國傳教士(浸信會)來到滇緬邊界,傳播一種新文化;於是文東、上允、安康三處的人民經商量後,每村各派二人去邀請傳教士到他們中間傳教。一九○八年十月十八日,第一位佤族人正式領洗。本來,那位傳教士打算在下允建立教堂,但遭傣族土司反對,只好轉到安康去。一九一一年,安康建立了第一座佤族人的教堂。當時傳教士還用傣文來傳福音,在稍後的日子,才為他們設計了一套佤族拼音文字;一九三一年開始翻譯《聖經》;一九三八年,第一部佤文《聖經》面世。」2
基督教在佤族地區傳播有非常良好的反應,在多處地方建立起教會,還劃分了教區。在阿佤山分為三大教區:東區是帕泊,西區是充航,南區是永和。此外,還有許多小教區,許多佤族歸信基督。
雖然經過無神論者統治六十多年,佤族信徒對神仍然非常熱心。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六日在佤族地區曾發生過七點二級地震,而且餘震頻繁,但信徒仍如常在破爛的教堂聚會。據說,佤族地區現有四十多所教堂,佤族信徒約為七萬五千名。
二○○三年,西盟佤族自治縣提出了「文化興縣」戰略,建成了佤族博物館,繼續保留發展了民族歌舞團,舉辦一年一屆的木鼓節,還對被命名的民間藝人給予了一定的生活補助,同時還開辦阿佤文化傳承小組。3
如果未能瀏覽以上內容,請按此下載 PDF 檔案。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上中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一二年一月。 維坤,「大地震後的佤族教會」,《橋》,第四十三期,一九九○年十月。 齊漢編:「美麗中國:傳承佤族文化的追夢人」 提供資訊/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