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少部份居住在新疆酒泉縣黃泥堡裕固族鄉。
裕固族有三種語言。西部的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是一種古老的回鶻語。東部的裕固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接近十三、四世紀時的蒙古語。兩種語言都保留了古老語言的特色,也吸收了不少外來語的成分,第三種則為漢語。裕固族在歷史上曾使用古回鶻文,現已失傳。現在通用漢文。
裕固族的祖先可追溯至古代的回紇。在唐代,河西走廊已有回紇人居住。所建立的回鶻汗國,亡於公元八四○年,回紇人四散奔逃,其中一支南下至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張掖)一帶,與當地的回紇族居民結合,被稱為甘州回紇,此乃裕固族的先祖。在元代,部份回紇人被稱為撒里畏吾。公元一二二六年,蒙古軍西征,攻下撒里畏吾諸部,並派軍進駐該地,蒙古人逐漸與他們融合。明朝中葉,撒里畏吾遷至今天的甘肅南部和酒泉黃泥堡一帶屋住,形成了今天的裕固族。
在歷史上,裕固族曾被稱為黃蕃、黃頭回紇、撒里畏吾等,而本族亦有堯乎爾、撒里維吾爾等自稱。一九五三年,本族要求以裕固為族名,音近堯乎爾,意為富裕強固。
裕固族自治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狹長地帶,整個自治縣都處於高山峻嶺之中,高山上終年積雪,雪融化後成為內陸河流。氣溫屬半乾旱的森林與草原氣候,南北的氣溫和雨量都有很大差別。境內地形複雜,既有遼闊的草原,可供放牧;亦有茂密的森林,出產松、柏等林木,髮菜、蘑菇等野生植物;並有不少鹿、獐、貂、豹、狐、熊、野牛等野生動物。境內還蘊藏鐵、銅、金、鋁、鋅等金屬礦物和煤、石膏、大理石、玉石等非金屬礦物。此外還有少量耕地,可供種植。
裕固族的經濟以畜牧業為主,飼養大量的羊、牛、馬和駱駝。八十年代實行科學養畜,改良綿羊的品種,出產優質羊毛。近年還發展養鹿業,生產鹿茸,成為經濟收入的另一來源。畜牧業之外,陸續發展有皮革、被服、牧具修配、地毯、奶粉、煤礦、水力發電等地方工業。此外,還有林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手工業等。五十年代開始,政府致力改善祁連山區的交通條件,促進商品貿易的運輸。
一.傳統宗教
裕固族先祖曾信奉過薩滿教、摩尼教和佛教。元代,受執政的蒙古人影響,改信喇嘛教的薩迦派。明代中葉,青海地區喇嘛教中的黃教積極向北擴張勢力,裕固族又改信黃教,並在清順治年間興建第一座黃教寺院,以後還陸續興建其他寺院。喇嘛寺從此成了裕固族宗教和政治的活動中心。
喇嘛教的組織與藏區一樣嚴密,信仰的內容亦大致相同,但也有些分別:
(一)藏族地區,只有活佛才轉世;裕固族地區,堪布(即一般喇嘛)也以轉世繼承。
(二)喇嘛教之外,裕固族依然維持薩滿教遺蹟的「點格爾汗」的崇拜。點格爾是天,汗是可汗,點格爾汗即是天神。裕固族每家每戶每年都要祭奉點格爾汗兩次。
(三)藏區入寺為僧的喇嘛是不可以娶妻的,但裕固族曾一度有滅族的危機,故許部份喇嘛娶妻生子。這些有妻子的喇嘛平時在家務農,有宗教活動時才入寺念經。
(四)喇嘛教提供的經堂教育,主要教授本教的教義和教規。清末民初,一位裕固族宗教領袖顧嘉堪布七世順應時代的需要,積極興辦現代的學校教育。
(五)裕固族還保留祖先崇拜,逢年過節,舉家攜同珍饈往山林中扔掉,以示祭祖。宗教迷信帶來許多禁忌,使人民在生活、生產、思想上受著束縛。宗教費用非常昂貴,成為貧苦人家沉重的經濟擔子。
二.基督教
一九九二年,裕固族中終於有人信耶穌。一九九七年,有基督徒在他們居住的地區播放華語配音的《耶穌傳》,目前估計約有二百名裕固族基督徒。3該族其中兩個分支是恩格而裕固族和撒里裕固族。前者有少數基督徒,由一位宣教士帶領信主,但各自分散,沒有聚會;4後者現約有五十名基督徒,但沒有一起聚會,亦未聞當中有團契。5
提供資訊/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