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和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省。
藏族有統一的文字。藏文始創於公元七世紀前,是四個元音和三十個輔音字母組成的拼音文字,自左向右書寫,字體分楷體(有頭字)和草體(無頭字)兩種。藏語分為衛藏、康、安多三種方言。
藏族的先祖最早聚居於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公元六世紀,西藏山南地區的雅隆部落首領成為當地部落聯盟的領袖,稱為贊普(相等於王),這是西藏奴隸制度的開始,從那時開始,西藏展開了與漢族和一些中國西北部族的接觸。
公元七世紀初期,雅隆部落贊普松贊干布統轄了整個西藏地區,建立吐蕃王朝,定都邏婆(今天的拉薩)。他設官授職,創立藏文,制訂法律,統一度量衡,遂建立了奴隸制王朝。
建立王朝後,贊普進一步加強與唐朝接觸。公元六四一年,贊普松贊干布與唐文成公主聯婚,受封於唐。公元七一○年,墀德祖贊又與唐朝的金城公主聯婚。兩位公主把中原的文化和先進技術傳入西藏,對西藏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在歷史上,西藏一直奉行封建的奴隸制度,並與漢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兼且接受中國皇帝的冊封。
中共政府與西藏
中共政府在一九四九年取得政權,統一中國,並於一九五一年與西藏地方政府達成協議,雙方代表在五月二十三日在北京簽署了「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正式確定西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之一部份,容許解放軍進駐西藏。而中共亦保證西藏的現行政治制度及達賴喇嘛固有的地位和職權不予變更;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保證。
西藏的政治和文化非常獨特,與漢族截然不同,加上中共政府在五十年代後期持極左政策,在西藏推行民主改革,結束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取消活佛和高級喇嘛的特權,限制宗教活動等,使西藏人極之不滿。
一九五六年藏東開始有叛亂,延至一九五九年三月,公開宣稱成立西藏獨立國,事敗後達賴帶同三十萬藏民流亡印度。前後三年,中共才平息全藏之暴亂。平亂後,即廢除原來之西藏地方政府,改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代行職權。文革時期,中共嚴禁一切宗教活動,大肆毀壞寺廟,造成數十萬喇嘛流離失所,或被迫還俗,被殺或受害的藏民不計其數。
文革結束後,中共開始改用懷柔政策,大批撤換漢幹,提拔藏幹,讓他們接掌西藏各黨政機構;重修寺廟,給予藏民較多的思想和行動自由,加強藏語教育,在經濟上實行開放政策,大量地給予財政補貼。
在一九九一年中國政府公布西藏四十年的成果:西藏人口增加了一百多萬(比四十年前增多了一倍半),人口平均壽命由三十五歲提高至六十五歲,文盲減少一半等。在四十年間,中共向西藏共補貼了人民幣一百四十五億元,基本建設投資三十二億多元。2此外,中共還對西藏提供了各樣優惠,如允許當地把海關稅收全部留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和從小學到大學的免費教育;免徵農牧稅,不限制生育等。
即使如此,西藏人民對中共政府仍然不滿,不時舉行示威,要求獨立,一再與中共軍警爆發流血衝突,全球矚目。加上流亡海外的達賴在國外不時鼓吹西藏獨立,達賴還在一九八九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西藏獨立事件已受到普世關注,使中共政府頭痛不已。
西藏位於海拔四千公尺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因為海拔高,氣候又冷、又乾,氧氣稀薄,是不宜居住的地方,因此西藏是全中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西藏一半的地土屬於不毛之地和終年積雪的高山,加上交通不便,運輸困難,西藏的經濟一直十分貧困落後。
文革結束後,中共採用懷柔政策來安撫西藏的百姓,派遣大批內地人來支援西藏,並投下巨款,在西藏進行各項投資和建設。據新華社在西藏解放四十年(一九九一)所公布的資料:農業總產量為五點五五億公斤,牲畜數目為二千二百八十萬頭,農牧業的總產值為人民幣(下同)七點八九億元,數倍於一九五二年的產量,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為四百四十元,3絕大部份農牧民解決了溫飽的問題。
四十年來,西藏的現代工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現已建立起電力、採礦、建材、輕工、毛紡、印刷、製造修理等數百個工業企業,工業的總值比一九五六年增長一百三十八倍。
西藏的生產基本上以牧畜業為主,綿羊、山羊、牦牛、犏牛是青藏高原的特產,農業以青稞為主。西藏的農產和牧畜業增長迅速,但由於人口增長過速,農牧資源日趨枯竭。藏民不懂保護天然資源,大量砍伐樹林作燃料,使耕地急遽沙漠化。西藏所產的糧食已不足以供應當地人所需,須要中共從中國各地運送米糧去幫助他們。
一.傳統宗教
藏族原來信奉的宗教是本教,一種崇信多神的原始宗教。那時的人相信宇宙萬物都有精靈,因而膜拜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天地河嶽、森林樹木、屋灶等。人稍一不慎得罪這些精靈,就會招來災害,必得本教巫師代為求神解脫。因此之故,本教巫師干預了當時人的生活和命運,也擁有無上的權威。現今居住在藏西、青海及四川牧區的藏民,仍然信奉本教。
然而絕大多數的藏族現時信奉喇嘛教──一種具有獨特地方色彩的西藏佛教。西藏約有一千四百間佛寺,每間寺皆有數十座佛像供人膜拜,藏民每天川流不息地來到佛寺,購買些昂貴的牛油來供奉佛前。喇嘛教與藏族的生活結連在一起,他們的生老病死都與之息息相關。藏族對佛的崇敬已入魂入骨,喇嘛教統御全族的精神生活,因此中共在進駐西藏後限制宗教活動,取消活佛和高級喇嘛的特權等措施,大大傷害了西藏人的心,以致四十年來,中共政府雖然派大量漢人去支援西藏的建設,投下大量資金促進西藏的發展,仍然不能贏取西藏人的好感。
佛教在公元七世紀左右由中國和印度(India)傳入西藏,經過一段長時間與本教的鬥爭、融合和互相影響形成西藏化的佛教──喇嘛教。八世紀中葉以後,喇嘛教在藏區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教派,其中包括紅教、花教、白教等。公元一四○九年,黃教始祖創立格魯派(格魯即善規),因格魯派師徒都要戴黃色僧帽,故稱黃教。黃教戒律森嚴,不許僧人結婚、勞動,須專心修習經書。此派發展很快,後傳至蒙古、裕固族地區,為喇嘛教勢力最大之一派。此派採用轉世相承的辦法,喇嘛活佛死後,黃教等廟集團首領尋找一名年幼的兒童,稱為轉世靈童,經喇嘛寺特別栽培和訓練,成為下一任之活佛。
與政府關係方面,公元一二六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冊封花教教主為帝師,兼管地方政權。明、清歷代的中央政府都仿效忽必烈,西藏演變成政教合一的制度,神權和政權全集中在喇嘛活佛的身上。僧侶階層控制著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寺院擁有大量的莊園、土地和數十萬喪失自由的奴隸,這種制度發展至上世紀中葉方才廢止。喇嘛教控制人的生活行動,例如:肥沃的土地和森林若被定為神山、神水,非經喇嘛占卜問日,就不得種植,內中莊稼的害蟲、野獸也因為不能殺生的信條而不許消滅。歉收就是神的懲罰,豐收就是神的恩典。
拉薩(神地的意思)是朝佛的聖地,散居雲南、四川、青海、甘肅的藏族佛教教徒一生至少朝聖一次,即使山高路險,迢迢千里,傾家蕩產也在所不辭。藏族每家都供奉佛像,富裕人家建有經堂,一般人家屋旁都有轉經筒。每戶人家都插上經幡。人一出生就由喇嘛命名,婚嫁也須由喇嘛占卜合婚。生病時請喇嘛念經治病,死後亦要由喇嘛念經超度,喇嘛教統領著藏族的一生。
二.基督教
(一)一八五三年同寅會派巴爾結夫婦入藏傳教,後死於該區。以後多家差會宣教士相繼而至,建立堂會,翻譯藏文《聖經》,創辦學校、孤兒院、醫院等。但喇嘛教的勢力太大,傳教發展緩慢。
(二)一九五九年以來,宣教士在流亡於印度北面的藏民社群中展開工作,但只有少量果子。
(三)甘肅省亦曾有美國(U.S.A.)和德國(Germany)的宣教士在拉卜楞等地建立教會,還有一些宣教士在教堂內設置電臺,印發藏文的單張,但由於藏族僧侶的抵制,成效甚微。曾有宣教士因此被殺,另一些亦要被迫離開。
(四)根據一些報導:中國雲南省北部,有數百位藏民天主教教徒;西藏地區有一座教堂重開,讓信徒敬拜;甘肅省也有一個二百名藏民的基督徒社群。
(五)藏族基督徒的人數大約有九千七百七十,9已有藏文《聖經》、福音單張和小冊子。但藏族根深柢固的喇嘛教信仰,及中共對外國勢力入侵的恐懼,向藏族傳福音的道路仍然是荊棘滿途。
(六)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指,截至二○一九年十月,拉薩僅有一至兩個小型藏族團契。想要成為宣教士的人面對來自喇嘛教僧侶、中國政權和一些居於西藏的親西藏外國人的抵制。10
如果未能瀏覽以上內容,請按此下載 PDF 檔案。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上中下)》,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統計出版社,二○一二年一月。 「西藏又臨政治敏感季節」,《亞洲週刊》(一九九一年六月二日),第二十五至二十八頁。 李竹青:「喜看西藏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駁「人權」、「世外桃園」的騙人謊言,《民族研究》(一九九一年第六期),第二十六至二十八頁。 http://www.sohu.com/a/348431690_200408(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周潤年:「西藏教育四十年的主要成就及經臉」,《民族研究》(一九九一年第六期),第二十八至三十一頁。 Fan Guoxiang, “Tibet: Changes in the Last 40 Years”, Beijing Review, March18-24, 1991, p8-10. http://www.gd.chinanews.com/2019/2019-10-09/405131.s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同註4。 文牧:「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及宣教策略分析」,《大使命》雙月刊,二○○九年二月號,第七頁。 https://joshuaproject.net/people_groups/15468/CH(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https://zh.bitterwinter.org/persecution-and-sexual-abuse-of-tibetan-buddhist-nuns/(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https://www.storm.mg/article/905075(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https://kknews.cc/history/5glrrn2.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提供資訊/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