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其中以遼寧省人數最多,佔滿族人口超過50%,2其餘散居在黑龍江、吉林、河北、內蒙古、新彊等省區及北京、天津、沈陽、哈爾濱、長春、成都、廣州等大城市。
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
一五九九年,努爾哈赤命人借用蒙古文字創造了滿文,這種文字被稱為無圈點的老滿文。一六三二年,皇太極命人改善老滿文,增加圈點以區別不同的語音,這種改良的滿文稱為有圈點的新滿文。
自十七世紀入主中原,統一中國後,滿族在偌大的漢族群體中生活,施行統治,因此必須學會漢語。漢語遂成為滿族的交際語言,滿語的使用反而日漸減少。只有黑龍江與嫩江一帶的滿族,自成村落,仍沿用滿語。可惜日軍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進駐中國東北,把居民遷往黑河,打破了滿族自成村落的局面,迫使他們使用漢語,導致會說滿語、懂滿文的滿族日益減少。一九六一年,已故總理周恩來覺察到滿語、滿文消失的危機,支持北京中央民族學院開辦了為期五年的滿族語文課程,栽培了一些滿語學者。然後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再舉辦同類課程,盼望藉此能保存滿文。又訓練翻譯人材,把大量清政府的珍貴文獻譯成漢文。3
隨著近年滿族文化不斷被開發,滿語亦逐漸被重視。為了拯救滿語和振興滿族文化,部份學者積極開辦滿語班,並親自編寫滿語教材。有學者表示,二○一五年全國能說滿語的人數達數千人。4
滿族源於二千多年前,先秦時代在中國東北地區活動的肅慎部落,他們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下游的「白山黑水」之間,過著原始的漁獵生活。漢朝以後,肅慎後裔稱為挹婁,活動範圍擴大了,也開始了農業、飼養業和手工業。嗣後,他們的人口急劇增加,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不同的朝代亦冠以他們不同的名稱,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代稱靺鞨,遼、宋、元、明時代稱女真。
在明代初期,散居於黑龍江、松花江一帶的女真部落逐漸南遷,其中遷至遼東山區蘇子河流域的稱為「建州女真」,在松花江上游活動的稱為「海西女真」,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活動的稱為「野人女真」。一五八三年,建州女真的英雄努爾哈赤,經過三十多年征戰的日子,統一了各女真部落,並創立了八旗制度──以三百人為一單位,每一單位在一佐領之下。八旗軍平時耕獵,戰時從征,女真勢力驟然大增。努爾哈赤於一六一六年自稱可汗,改國號為「金」。努爾哈赤歿後,其子皇太極繼位,改國號為「清」。清王族姓愛新覺羅,其所屬部族名「滿州」,遂以「滿州」為族名,代替女真。一六四四年,清兵入關,統一全國,開啟了清朝時代。5
滿族先世屬於狩獵民族,由於遷徙,由漁獵生活過渡到農業生產。現時中國滿族80%的人口仍以務農為業。而散居於各大城市的滿族,由於教育程度較高,培養了不少專業人材、幹部、技術工人等,從事科技、文化、教育、工業等工作。
一.傳統宗教
滿族傳統的宗教是薩滿教和祖先崇拜。薩滿教視天神為全宇宙的統治者,是天地最高的主宰,最為滿族崇敬。清朝入主中原後,皇帝每年都親往神壇主持祭天的活動。祭天變成皇室專有的祭祀。一般平民百姓,只能在家中設祭天神的桿子,稱「索羅桿」,在家中祭天還願。滿族非常重視祭祖,每逢家有喜事或還願,都要舉行祭祖儀式。
滿族入關後,受到其他民族的宗教影響,原來崇拜萬物的薩滿教,混合了漢、藏的佛教,成為混合宗教。清室亡後,大部份滿族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已與漢人無異。但黑龍江愛輝縣部份滿族還保留薩滿教的信仰,人生病會請「薩滿」跳神治病。
二.天主教
明末清初來華傳教的天主教傳教士不單熟習中國語文,更擅長天文、地理、算學、兵器等。曾於一六四一年為中國制訂了一套新的曆法。康熙皇帝對西方自然科學極感興趣,命傳教士翻譯數學和天文學等書籍。傳教士在介紹西方學術之同時,相信亦曾向康熙解說過天主教的教義,8但他沒有接受天主教的信仰。一七○四年天主教教皇派使者來華與康熙皇帝討論傳教之事,彼此意見不合。加上使者指斥康熙的神學思想,康熙大怒,囚使者於澳門,並下詔禁教,無政府許可,一律不准在中國傳教。一直到鴉片戰爭後,清廷才被迫撤銷教禁,容許歐美各地的教會派教士來華傳教。
三.基督教
一九二九年中國東北教會曾有大復興,9相信曾帶領部份滿族歸主。估計今日在中國仍有八百至一千名滿族基督徒。近年亦有外國教會特別以滿族為福音對象,推動向滿族傳福音的工作,目前有說滿族基督徒已有一萬多人。10 另外,滿族地區的教會近年開始面對中國政府的逼迫。二○一八年九月,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某三自聚會點收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被要求「停止開展宗教活動,消除一切帶有基督教色彩的標識」。11
提供資訊/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