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瀾滄江以西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孟連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少數分布在鄰近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區。
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拉祜納、拉祜西和拉祜普三大方言。一般拉祜族兼懂漢語和傣語。過去,拉祜族沒有文字,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宣教士曾為拉祜族創制以拉丁字母拼音的文字,通行於部份地區。一九五七年,政府把這些文字加以改革,創制了新的拉祜文。
拉祜族是歷史悠久的民族,源於古代甘肅、青海的古羌人。在歷史上,古羌人部份支系曾向南遷徙,進入今日的雲南境內,秦漢時期被泛稱為昆明夷。唐代,此昆明夷之一支再次南遷,部份遷至瀾滄江以西地區,稱為拉祜納,部份遷至瀾滄江以東地區,稱為拉祜西。在歷史上,拉祜納曾被稱為大保黑,拉祜西稱為小保黑。十三世紀以前,拉祜族已成為單一民族。
拉祜是民族自稱,拉是虎的稱呼,祜是用火烤吃之意,拉祜即是用火烤吃虎肉的意思。據說拉祜族曾是精於獵虎的民族。另一說拉祜是幸福的意思。按不同的支系,拉祜族分別有拉祜納(黑拉祜)、拉祜西(黃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
拉祜族居住的瀾滄江流域山區,屬於亞熱帶氣候,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最宜種植。拉祜族一直以來亦以耕種為主。礙於歷史上種種原因,拉祜族的社會發展極不平均,經濟生產甚為落後。在瀾滄江以西的拉祜族種植旱穀、水稻、玉米、高粱、蕎麥、豆類等農作物。生產工具只是竹、木等農具,連鐵器也沒有,加上技術落後,不懂施肥,產量極低,必須靠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來補充糧食。
居於瀾滄江以東的拉祜族與漢族接觸較多,農具與漢族相同,經濟發展比較迅速。他們亦是以種植為主,農作物有水稻、旱穀、玉米、高粱、穀子等。手工業有打鐵、紡織、竹器編織等,多為自用,甚少出售。
近年,經濟方面得政府資助,農業的技術提高,田地的面積擴闊了,品種亦改良了,使農作物的質與量都大為提升。工業方面,亦發展農業機械、製糖、製茶、採礦、水泥等國營工業。
一.傳統宗教
拉祜族奉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他們認為一切自然現象都附有米普靈,對人或善或惡,為求祛災免禍,祈求保護,必須經常舉行祭祀活動。他們對祖先的靈魂亦極為崇敬,因怕得罪祖先會惹禍,所以對喪禮極為重視。村中如有人新喪,全村人都要停止生產一天,以示哀悼。佛教在清代初期傳入拉祜族地區,後來與自然崇拜混集一起,對拉祜族有很大影響。
二.基督教
在二十世紀初期,浸信會宣教士永偉里(William Marcus Young)從緬甸(Myanmar)到瀾滄縣傳道,首先租借糯福一座荒山,建成教堂,逐步向各地擴展。據一份不完全的統計,在一九二一至一九三六年間,基督教在拉祜地區建立了一百多家教堂和學校,栽培了三百多名傳道,信徒人數達二萬多。一九四九年以後,數千名信徒逃到緬甸境內(因瀾滄與緬甸只有一天路程的距離)。一九五○至一九五五年間有部份人返回瀾滄。如是者,中國政府壓力加重,宗教沒有自由,信徒就逃到緬甸;情況改善,他們又再回來。據說在瀾滄地區,年紀較大的人都曾到過緬甸。
現時在中國的拉祜族基督徒約有五萬,單在瀾滄一區已有三萬多,教會二十四家。有些地區幾乎全區人都信基督教,變成基督教區。因著基督教盛行,其他宗教都萎縮了。
拉祜族教會面對的困難,與其他教會無異,都是信主的人多,牧養的人少。許多拉祜族傳道沒有受過神學訓練,只是靠三自教會或拉祜地區安排一些短期的義工傳道培訓班,栽培一些工人。
由於信主的拉祜族在生活行為上都有美好的見證,講究文明禮貌,據說甚至連政府都希望人民信耶穌。4
據中國內地基督教媒體報導,二○一七年三月八日,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班利基督教堂舉行獻堂感恩禮拜,該堂為瀾滄縣拉祜族教會中心教堂,也是全縣拉祜族基督教培訓中心所在地,當天來自週邊教會的拉祜族、佤族、傈僳族、彝族、苗族、哈尼族和漢族,以至該堂同工和近二千名信徒參加崇拜。5
提供資訊/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