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有京族三島之稱。
京語與越南語基本相同。文字方面,過去曾使用改自漢字的字喃,仍可在山歌抄本和宗教經典中看到,但現在已通用漢語中的廣州方言和漢文。
十六世紀,京族因打魚而從越南的涂山等地遷來今日的京族三島,一直居留至今,成為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之一。過去曾自稱越,一九五八年定名為京族。
京族三島盛產魚、蝦、蟹、貝等。除了七百多種魚類外,還有珍珠、海馬、海龍等名貴海產。捕魚之外,他們還種植水稻、紅薯、花生、芋頭、玉米及水果等。近年,京族的捕魚業有很大的發展,由竹筏改用漁船,使用拉網、鯊網等捕魚。又發展海水養殖業,使魚穫的生產有穩定的增長,經濟收益亦得到保證。
一.傳統宗教
京族受漢族影響而信奉道教。人生老病死、遇到天災人禍都要道士來執行法事,驅鬼平妖,保佑平安。過去每村都有三、四位道士,京族稱他們為師傅。京族師傅信奉道教正一派(作法事時靜坐念經),而漢族師傅則信奉道教茅山派(行法事時擊鼓跳躍)。在京族地區有很多廟寺,供奉不同的廟神。
二.天主教
天主教曾傳入京族地區,並在恆望、竹山等地設立天主堂,轄屬於北海教區之下,派有司鐸、修女在這些地區主持教務。有不少京族加入天主教教會。近年京族還有多少名天主教教徒,數字無法獲得,相信當中大多數人仍是在救恩門外。
三.基督教
目前有說京族地區約有一千五百名基督徒。2
提供資訊/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