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

土族

毛南族

水族

仡佬族

仫佬族

布依族

布朗族

白族

回族

佤族

壯族

京族

侗族

拉祜族

東鄉族

羌族

門巴族

阿昌族

俄羅斯族

保安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怒族

柯爾克孜族

苗族

烏孜別克族

珞巴族

納西族

高山族

基諾族

傈僳族

傣族

普米族

景頗族

朝鮮族

畬族

鄂倫春族

鄂溫克族

塔吉克族

塔塔爾族

裕固族

達斡爾族

滿族

瑤族

維吾爾族

蒙古族

赫哲族

德昂族

撒拉族

黎族

獨龍族

錫伯族

彝族

藏族

撒拉族   人口
Salar   150,0001

 

分布  
  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毗鄰的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鄉、以及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也有少量在青海、甘肅及新疆的一些縣市。
語言  
  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奴語支烏古斯語組,接近維吾爾語、烏孜別克語。因與鄰近漢、回、藏各族交往,吸收了不少漢語和藏語詞彙。此外,還借用少量波斯、阿拉伯宗教常用語。無本族文字,通用漢文。
歷史淵源  
  據民間傳說和民族學者考證,撒拉族於元代時,由中亞細亞撒馬爾罕地方遷入青海循化地區。撒拉族的先祖兄弟二人原是在中亞撒馬爾罕地方居住,後因與國王不和而被迫離開。他們率領十八人,牽一匹白駱駝,馱著故鄉的水、土和一部《古蘭經》,離開撒馬爾罕,輾轉來到循化地區後,定居下來,繁衍了撒拉族。所以流傳至今,每逢婚禮喜慶時,都要表演駱駝舞。
  另一說法認為當成吉思汗大軍征服歐、亞各國,並將當地人民組成「西域親軍」,撒拉族的先祖是西域親軍中的撒兒特部。成吉思汗在公元一二二五年期間從中亞回軍,撒兒特部隊隨大軍轉回,屯駐在青海循化地區。撒兒特定居循化後,與週圍的藏、回、漢族互相融合、繁衍,成為一個新的民族──撒拉族。
  撒拉族自稱撒拉爾,其他族稱他們為撒拉族。在歷史中曾有十多種不同的稱呼,如薩拉、撒喇、撒蘭回回等。一九五四年,正式被國家定名為撒拉族。
經濟  
  撒拉族聚居的地區在黃河沿岸,屬川水地區,氣候溫和,適宜穀麥、蔬菜的生長。撒拉族亦以種植為主,生產的農作物包括小麥、青稞、蕎麥、玉米、馬鈴薯及各類蔬果。他們還經營園藝和花卉,其中以梨、杏、葡萄、核桃等水果最著名。種植之外,他們還飼養馬、牛、羊、驢及雞、鴨等禽畜。在農閑時,還兼營伐木、狩獵、淘金等活動,以助家計。
民族特色  
  1. 撒拉族的社會以父系血緣為基礎,家庭一切主權掌握在男子手中。社會組織有所謂阿格乃(兄弟)和孔木散(即一個根子,遠親血緣的組織)。若干家庭組成一個阿格乃,若干阿格乃形成一個孔木散。每個孔木散有一塊公共墓地。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上互相幫助,對外遇到任何重大事情會共同協商,團結一致。

  2. 撒拉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過去曾有一夫多妻,男子三呼休妻就可離婚的特權,盛行早婚和家族外婚。撒拉族的男孩到七、八歲就要接受割禮,女孩在八、九歲就要蓋頭,以示進入成年。成年後,男女要負上宗教責任,家長亦開始為子女物識對象。到十五、六歲就結婚生子,成家立室了。撒拉族的婚俗有「六怪」:(一)送茶和大耳環作定情信物;(二)聘禮可以分期付款;(三)娶親當天,新郎只能在門外接新娘;(四)新娘到達新郎家門外時,會被阻止入內,並要求她想辦法親自步入夫家;(五)用筷子掀起新娘的蓋頭;(六)不會「鬧新娘」,而是「戲謔」新郎的父兄和舅父。2

  3. 撒拉族熱情好客,講究禮貌。親友見面時要互相問安。社會上,老人受到尊敬。親人中,舅舅受到特別的敬重。男女見面,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4. 撒拉族的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其中包括故事、神話、傳說、寓言、諺語和笑話等。歌唱方面,他們擅唱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兒等民歌。撒拉曲是本民族的抒情民歌;宴席曲是娶親時唱的傳統歌曲;花兒是用漢語唱的山歌。舞蹈方面,最流行駱駝舞,一般在婚禮時表演。婦女還擅刺繡和剪紙。

  5. 飲食方面以小麥為主,輔以青稞、蕎麥、馬鈴薯和各種蔬菜。肉食以牛、羊、雞為主。忌食豬、驢、馬和自死的動物。

  6. 居住方面是聚族而居,有血緣關係的阿格乃和孔木散一般居住在同一區域。房屋是木泥結構的平頂式建築,庭院內培植花卉果木,屋內牆壁張貼阿拉伯文書法,院牆四角頂上,放著白石頭。在東部孟達山區,房屋是二層結構,上層是臥室,下層是廚房。

  7. 衣著方面,男子戴白或黑色無檐小圓帽,外套黑色坎肩,腰繫紅布帶。老人多穿長衫,冬天則穿光板羊皮襖或羊毛織成的褐子,腳穿牛皮鞋。婦女喜穿色彩豔麗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在額間或手背紋上藍色的梅花斑,婦女普遍戴蓋頭。

宗教  
一.傳統宗教
  撒拉族信奉伊斯蘭教,宗教的教義與其他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惟獨宗教意識格外強,有捨命不捨教的傳統。
  撒拉族原屬於伊斯蘭教派中的遜尼派,教內無派別。其後西北地區的回族出現了門宦制度,並傳入了循化,撒拉族亦開始有門宦制度。一七六一年,馬明心創立了哲合林耶教派,並傳入循化,被稱為新教,稱原來的教派為老教。新教反對老教多收布施錢財,又反對當權者,符合人民所趨,許多人離開老教而加入新教,新教教徒日漸增多。老教見自己利益被分薄,於是惱羞成怒,聯合清政府的力量,封閉新教寺院,驅逐馬明心離開循化,兩派之間於是互相鬥爭,並延續了多年。一七八一年,兩派終於爆發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各有傷亡。
  經過多年的調校整合,哲合林耶新教逐漸放棄了激烈的口號,並發展成為西北伊斯蘭教區中,最大的門宦教派。它的教義、經典、教規與其他教派無異。但極端神化了教主至與獨一的真神「胡達」(即阿拉)相同,要求教徒絕對信奉他,不能有絲毫違抗的表現。此外,強調信徒為宗教犧牲的精神,宣揚聖戰的思想,使撒拉族成為捨命不捨教的民族。
  民國初年,東鄉族的馬萬福到麥加朝聖回來,創立伊合瓦尼教派,並傳入了循化區。此教派反對門宦制度,於是被人稱新新教,把哲合林耶派稱為老新教,兩派之間經常發生紛爭,甚至出現械鬥的情況。經過多年的爭鬥,新新教漸佔上風,但教徒人數仍以老新教較多。
二.基督教
  一九四九年以前,曾有宣教士進入撒拉族中間工作,但果效不大,也未能在他們中間建立教會。3但今天有資料顯示,已有少量撒拉族成為基督徒,4並在西寧市的漢族教會聚會。但他們還沒有自己的教會。5
最新情況  
  1. 在過去,97%以上的撒拉族都是文盲。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教育事業在撒拉族地區迅速發展。據報導,二○○四年時,循化縣有各級各類學校一一四家。西北的各家大學及高等民族院校都有撒拉族的大學生。6

  2. 根據中國於二○○五年五月通過「扶持人口較少民族(撒拉族)發展專項建設規劃」,由二○○六年至二○一○年,有關部門在循化、化隆兩縣撒拉族聚居的一一二個行政村,給予良種建設、特色種植業、溫棚養畜、人畜飲水、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旅遊業等項目扶持,改善了撒拉族群眾的生活條件。7

附件  

如果未能瀏覽以上內容,請按此下載 PDF 檔案。

 
  1. https://joshuaproject.net/people_groups/14658/CH(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四日)。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bb3f10102vvcx.html(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四日)。

  3. 資料引自《宣教日引》(http://www.missionpathway.org/mpData/topic2.cgi?imgdate=081106)(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四月十七日)

  4. http://www.missionpathway.org/mpData/topic2.cgi?imgdate=020910(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四日)。

  5. http://www.wanmin.org/minzu/salar(下載日期:二○一九年九月四日)。

  6. 資料引自中國大陸政府網頁,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6-04/14/content_254390.htm。(下載日期:二○一三年四月十七日)

  7. 同上

 


 

提供資訊/回應

名稱︰
電郵︰ 不要顯示我的電郵地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