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並分布於遼寧、新彊、吉林、黑龍江、青海、河北、河南、甘肅、雲南等地。
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蒙古自十三世紀初已有文字,十七世紀時經咱雅.班第達改進,稱為陶德蒙古文,通行於新彊等地的蒙古族中。
蒙古族起源於公元七世紀的一個名為「蒙兀室韋」的部落。公元九世紀,部落向西遷移,逐漸同突厥語族的居民融合。公元十二世紀,蒙古部的首領鐵木真力量壯大,擊敗了其他部落,統一了蒙古,被推為蒙古大汗,號稱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蒙古」一詞由部落名轉變為民族名稱。
一. 傳統宗教
古代蒙古族信仰薩滿教,十三世紀開始改信喇嘛教。又因蒙古族分佈廣,受其他民族影響,也有信奉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和原始宗教等。但影響蒙古族最深遠的仍是喇嘛教。蒙古族的社會雖然不像西藏政教合一,但大批青壯蒙古人當喇嘛。黃教喇嘛不許結婚生子,不必參加生產,減少了社會的勞動力,人口下降,經濟衰退,並把蒙古族勇猛精進、發奮向上的精神消耗淨盡,對蒙古族的發展帶來極不利的影響。
二.基督教
(一)十二至十三世紀初,部份蒙古族信奉了景教(即涅斯多流派)。
(二)元朝建都北京後,羅馬教遣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在北京首創天主堂。元朝後期,天主教與景教一律統稱也里可溫教。
(三)十九世紀初期,曾有宣教士在他們當中工作,把《聖經》譯成蒙古文。中國內地會的宣教士也曾在他們中間工作,但未見果效。
(四)在中國,政府對民族主義相當憂慮,但仍允許一些西方的宣教士進入這些地區教授英語或學習蒙古文,從而帶來傳福音的機會。因著宣教士過去的努力,蒙古至今有基督徒約六千人。3萬民網的資料則顯示,中國蒙古族基督徒佔計約有六萬。4
提供資訊/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