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份之九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獨龍河兩岸,約有百份之十分散居住在貢山縣北部的怒江兩岸。
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與貢山怒族語言基本相通。沒有本族文字。
獨龍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元代時被稱為撬,明、清時代稱為俅或曲。獨龍族自稱為獨龍,故一九四九年後,中共政府為他們定名為獨龍族。獨龍族自古以來就居住在獨龍河地區,唐、宋時期屬南詔、大理國所管轄,元、明、清時代屬麗江木氏土司統治。
獨龍族地區山巒重疊、崎嶇不平、山川阻隔,使獨龍族與外界隔絕,社會發展甚為緩慢,經濟條件極差,加上歷代的統治者徵收各項苛捐雜稅,人們的生活非常艱苦。他們亦曾經多次因不堪凌辱而反抗不公義的統治者,其中最厲害的一次是在一九三二年反抗察瓦龍藏族土司的不合理徵稅,反抗行動歷時三年之久。
獨龍族聚居的地區河嶽縱橫,天然資源非常豐富,大片的原始森林出產上等的木材,珍禽異獸和珍貴藥材。可惜山川阻隔,交通極為不便,社會發展十分落後。一九四九年以前,其社會經濟模式仍是以刀耕火種的農業為主,生產工具十分落後,社會分工不明顯,仍然停濟在以物易物的模式。由於生產工具落後,農業產量低,不夠供應人所需,採集野生植物和狩獵就成了補充糧食的來源。
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共政府協助獨龍族改善生產工具和改良耕作技術,並為他們修建水利工程和開墾水田,糧食產量大為增加,基本上能夠解決人民吃飯的問題。此外,政府又在當地修建公路和橋梁,大大改善地區的交通。
一.傳統宗教
獨龍族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山川、河流、大樹、怪石等都是崇拜的對象。
二.天主教
在一九○七年曾有法籍的天主教傳教士來到貢山白哈羅村傳道,修建教堂。
三.基督教
一九三五年,美籍傳教士莫爾斯進入怒江地區,在茨開、丹當等地建立教會,並多次派人到獨龍河地區傳教佈道。四條村莊的獨龍族信了基督教,並在數處地區建立了六間禮拜堂。目前有說獨龍族約只有一千五百名基督徒。2
提供資訊/回應 |